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93頁

顯然,這正是美國的弱點。

到了一九四三年,問題變得更加嚴重了。

這就是,美國陸軍也在瘋狂的擴充裝甲部隊,並且大舉向紅俄與英國提供坦克等裝甲兵器,因此美事工業對裝甲鋼的需求量急劇增加。由此,導致了一個嚴重結果,即裝甲鋼的產量滿足不了需求。

當時,美國鋼鐵企業曾經設法提高裝甲鋼的產量,但是效果並不明顯。

也正是如此,美國製造的坦克戰車才效能平平。拿&ldo;謝爾曼&rdo;4型坦克來說,其戰鬥重量與德意志第二帝國的&ldo;黑豹&rdo;相差不大,但是在火力、防護與機動效能上,都遠遠比不上&ldo;黑豹&rdo;。

在海軍的戰艦上,這樣的問題也存在。

事實上,在&ldo;依阿華&rdo;級戰列艦上,裝甲鋼的質量問題體現得十分明顯。

&ldo;依阿華&rdo;級戰列艦是在美國參戰前夕開工建造的,等到了組裝裝甲的時候,美國已經投入戰爭,而且承擔了主要的援助任務。在一九四一年,美國為紅俄提供的武器裝備就佔用了上百萬噸的鋼鐵產量。此外,美國還得為英國提供援助,幫助英國皇家陸軍在北非與德意聯軍作戰。

在這種情況下,坦克戰車的製造優先權顯然更高。

結果就是,用在&ldo;依阿華&rdo;級戰列艦上的裝甲鋼的質量嚴重縮水。

根據中國海軍在戰後做的測試&ldo;依阿華&rdo;級所用裝甲鋼的硬度標準非常低,根本沒有達到美國海軍提出的最低要求。要命的是,這些鋼板在製造之後並沒有進行嚴格檢查,即便做了篩檢,在發現問題後也沒有進行正確處理。比如在&ldo;密蘇裡&rdo;號戰列艦上,就有三分之一的裝甲鋼板存在嚴重的質量問題,而在任何情況下,這些有問題的鋼板都應該返廠,即回爐重煉。可惜的是,美國海軍根本沒有這麼做,只是要求廠家進行簡單處理,然後就裝到了戰艦上。

把裝甲鋼的質量考慮進去的話&ldo;依阿華&rdo;級戰列艦的防護就不怎麼樣了。

甚至可以說&ldo;依阿華&rdo;級的防護還不如前兩艘&ldo;南達科他&rdo;級,因為這兩艘戰艦是在大戰爆發前建造的,大戰爆發的時候已經完成了主要建造工作,因此裝甲鋼不存在質量上的問題。

當然,即便沒有裝甲鋼的質量問題&ldo;依阿華&rdo;級的防護也算不上強大。

別的不說&ldo;依阿華&rdo;級是按照戰前的防護標準進行設計的,其主裝甲帶只要求能夠抵擋住十六英寸普通穿甲彈。顯然,對戰爭期間出現的新式穿甲彈,這個防護標準就低得有點離譜了。

根據戰後公佈的資料,當時連美國海軍對&ldo;依阿華&rdo;級的防護都沒有信心。

主要就是,美國海軍自己做過測試,發現&ldo;依阿華&rdo;級的主裝甲帶在大部分範圍內都無法應付十六英寸新式穿甲彈,更別說中國海軍在一年前就已經獲得的鎢合金穿甲彈與次口徑穿甲彈了。

中國海軍在戰後做的測試也證明瞭這一點,即三百八十毫米鎢合金穿甲彈在通常交戰範圍內,就肯定能夠打查&ldo;依阿華&rdo;級的主裝甲帶,而更先進的次口徑穿甲彈幾乎能在全射程範圍內打穿&ldo;依阿華&rdo;級的裝甲。

當然,這不僅僅是&ldo;依阿華&rdo;級的問題。

包括&ldo;南達科他&rdo;級的後兩艘在內,在一九四二年之後建造完成的美軍戰艦,幾乎都存在裝甲鋼質量不過關的嚴重問題。

事實上,這也成為了美國海軍啟動&ldo;蒙大拿&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