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95頁

在此之後,美國海軍就毅然決絕的開始發展快速戰列艦。

如果僅以美國海軍的發展方向來看,&ldo;阿拉斯加&rdo;級的出現,也與&ldo;華盛頓條約&rdo;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在&ldo;華盛頓條約&rdo;中,對主力艦做了嚴格限制,對巡洋艦的限制則較為寬鬆。

由此,導致了一個結果,即一些得不到足夠主力艦的國家,開始發展配備了大口徑艦炮的重巡洋艦。

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日本海軍。

在一九三三年之前,美國海軍一直把日本海軍當成頭號假想敵。

日本海軍大力發展重巡洋艦,自然引起了美國海軍的重視,而美國海軍在同步發展重巡洋艦的同時,也開始尋找一種在火力上能夠壓制住重巡洋艦,在速度上能夠追上重巡洋艦的大型戰艦。

事實上,這才是大型巡洋艦的雛形。

只是,一九三三年的中日戰爭之後,美國的假想敵發生了變化。顯然,如果將來與中國海軍作戰,根本用不了大型巡洋艦。要知道,中國海軍別說大型巡洋艦,連主力艦也沒有幾艘。

受此影響,美國海軍在一九三三年之後放棄了建造大型巡洋艦的想法。

只是,大型巡洋艦並不僅僅用來對付重巡洋艦。

隨著中國海軍開始打造以艦隊航母為核心的主力艦隊,並且在主力艦不足的情況下開始建造專職防空的大型巡洋艦,美國海軍再次感受到了威脅。要知道,中國海軍建造的大型巡洋艦與防空巡洋艦,除了具有強大的防空能力之外,對海火力也不弱,具備全面壓倒重巡洋艦的能力。

顯然,美國海軍的重巡洋艦根本就不是中國海軍大型巡洋艦與防空巡洋艦的對手。

在此情況下,美國海軍再次啟動了設計建造大型巡洋艦的計劃,而這也正是&ldo;阿拉斯加&rdo;級的來歷。

最初的時候,美國海軍只是想用其壓制中國海軍的同等級戰艦。

白了,&ldo;阿拉斯加&rdo;級的初期設計指標以對海作戰為主,因此美國海軍才會為其選擇戰列巡洋艦級的主炮,即十二英寸艦炮。

只是,美國海軍很快就發現,中國海軍的大型巡洋艦並不以對海作戰為主。

為大型巡洋艦配備二百八十毫米艦炮,只是中國海軍沒有其他選擇,即中國海軍無法生產二百毫米艦炮。更重要的是,中國海軍壓根就沒有在傳統的發展道路上,其核心是艦隊航母。如此一來,大型巡洋艦的首要職責就是防空,頂替數量有限的快速戰列艦,充當艦隊航母的貼身保鏢。

受此影響,美國海軍才認為&ldo;阿拉斯加&rdo;級也應該具備相當的防空作戰能力。

只是,美國海軍並沒有降低其他效能指標。

顯然,這是一種很愚蠢的做法。由此導致了一個不可避免的結果,即造價將高到讓海軍無法承受的地步。

同樣的事情,在中國海軍也發生過。

這就是,&ldo;北京&rdo;級大型巡洋艦因為過於追求效能,導致造價居高不下,最終僅僅建造了兩艘。隨後,中國海軍就以降低造價為目的,設計出了在防空作戰能力上並不差多少的防空巡洋艦。

要知道,在整個大戰中,中國海軍就只建造了兩艘大型巡洋艦,其餘的全是犧牲了其他效能的防空巡洋艦。

顯然,&ldo;阿拉斯加&rdo;級的造價不會便宜到哪裡去。

結果就是,在參戰之前,&ldo;阿拉斯加&rdo;級別說開工建造,連設計都沒有完成,而且美國國會也肯定不會批准海軍建造一種價格追上了快速戰列艦,但是在作戰能力上卻差了很大一截的大型巡洋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