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39頁

事實上,空軍沒有在西南太平洋戰場上部署太多的重型轟炸機,關鍵就是後勤保障。

要知道,到一九四三年初的時候,中國空軍已經不缺重型轟炸機了。根據中方的相關資料,到一九四三年,各大飛機製造廠總共交付了近八千架重型轟炸機,其中僅西飛交付的就有四千六百餘架。除掉援助給德意志第二帝國的三千多架、以及在戰鬥中損失的六百多架,當時中國空軍總共擁有大約四千架重型轟炸機。雖然這個數量比美英聯軍少得多,但是中國空軍的重型轟炸機主要用在兩個方向上,一是在大陸戰場上支援陸軍,二是在西南太平洋戰場上支援海軍。

顯然,中國空軍並沒有承擔太重的戰略轟炸任務。

白了,在日本投降之後,中國空軍根本沒有需要進行戰略轟炸的目標。美國本土離得太遠,紅俄又在陸軍與戰術航空兵的打擊範圍之內。至於澳大利亞,因為缺乏前進基地也難以進行大規模戰略轟炸。

當時。為了充分利用中國空軍戰略航空兵的戰鬥力,中德還在進行相關談判。

主要就是,向歐洲派遣轟炸機部隊,參與對英轟炸行動,減輕德意志第二帝國空軍的作戰負擔。

只是,談判進展並不是很順利。

不是中國當局的開價過高,而是德意志第二帝國有所顧慮

要知道,在向歐洲派遣遠徵軍的問題上。德意志第二帝國就因為擔心中國的影響力過於強大而出爾反爾。

到了一九四三年一月底,德意志第二帝國才在中國派遣遠徵軍的問題上鬆口。

原因很簡單,設得蘭群島海戰的結果,讓德意志第二帝國不得不暫時放下攻打英國本土的想法。只是,東線戰場上的進展相對順利得多,而且中國陸軍也將在一九四三年春季發動大規模進攻,紅俄在夏季戰敗的可能性非常大。由此引發了一個新的問題,即數量眾多的德軍何去何從?

顯然,這次絕對不可能與美英妥協。

白了,就算德意志第二帝國願意妥協。中國也不會妥協。

在一九四二年冬季,劉伯恩專程前往裡海城市巴庫。在這裡會見了德皇威廉二世的全權特使,也是德意志第二帝國首相。此外,義大利總理也參加了這次的會晤。在長達一週的會議結束之後,中德意三國基本上達成了一致,即美英除非無條件投降,不然中德意中的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應該與敵人單方面妥協。

也正是這次首腦級別的會晤,奠定了同盟國集團在這場戰爭中的政治基礎。

這樣一來。德意志第二帝國自然不會與英國單方面妥協。

在海軍暫時難以奪取制海權的情況下,德意志第二帝國打擊英國的唯一辦法就是增強戰略轟炸力度。

當時,很多德軍將領都認為。透過戰略轟炸就能迫使英國投降。

德軍高層的認識,並不是信心爆滿。

要知道,在一九四二年初,日本就在中國的全面戰略轟炸下投降,而英國與日本在很多方面都極為相似。

也正是在這個背景下,德意志第二帝國在原則上統一了由中國空軍派遣重型轟炸機參與對英轟炸行動。只是當時雙方在一些細節問題上還存在分歧,比如中國空軍要求單獨組建作戰部隊,而且由中國空軍將領擔任最高指揮官,再設立一個聯絡處,負責與德意志第二帝國空軍進行協調。顯然,德意志第二帝國空軍持相反的觀點,即沒有必要為遠道而來的中國轟炸機設立單獨的作戰部隊,最多隻能提供單獨駐紮的空軍基地,而在指揮上,則由帝國空軍司令部統一調配。

當然,這些都是小問題。

最終,雙方都做了妥協,而且採用了與美英空軍相似的指揮協調方式,即中德空軍各負責半天的轟炸任務。

只是,中國空軍向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