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05頁

只不過,也只是片刻而已。

回過神來後,斯普魯恩斯迅速走到懸掛著海圖的牆邊,拿起了放在桌上的圓規,迅速在海圖上劃出了兩個圓圈。這兩個圓圈的圓心,一個是瓦胡島、一個是毛伊島,而且兩個圓圈的半徑都是六百公里。也就是說,兩個圓重疊的部分,就是中國艦隊所在區域,只是這個區域太廣闊了。

思索片刻後,斯普魯恩斯用鉛筆把這片區域分成了兩部分。

根據已經掌握的情報,可以初步斷定,中國艦隊不可能在瓦胡島與毛伊島南面,所以這部分海域可以排除在外了。

問題是,即便如此,剩下海域的面積仍然足夠巨大。

更要命的是,這其中有很大一片海域不在美軍偵察機與巡邏機的搜尋範圍之內,而且就是離毛伊島較近的這片海域。

看著海圖,斯普魯恩斯猛的哆嗦了一下。

讓他震恐的原因很簡單:只要他安排的偵察機與巡邏機嚴格完成了搜尋任務,而沒有發現中國艦隊,那麼中國艦隊就肯定在沒有搜尋的海域裡面,也就是毛伊島西北大約三百公里的範圍之內。

更重要的是,如果中國艦隊在這片海域裡面,那麼離美軍艦隊就不到三百公里!

顯然,這是一個極為致命的距離。

更需要斯普魯恩斯考慮的是,中國艦隊冒這麼大的風險,難道就只是為了同時攻擊兩座島嶼?

顯然,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

即便不考慮中國艦隊的戰鬥力,即能否保證同時打垮兩座島嶼上的岸基航空兵,也需要考慮一個更加重要的問題,即在美軍艦隊的威脅下,如此冒險的攻擊行動,很有可能讓中國艦隊處於萬劫不復的境地之中。

顯然,中國艦隊指揮官不會冒這麼大的風險。

也就是說,中國艦隊的真正目的不是轟炸兩座島嶼,也不是重點轟炸某座島嶼,而是在逼美軍艦隊出來決戰。

或者說,是在創造決戰機會。

這下,斯普魯恩斯有點想不明白了。

如果中國艦隊能夠悄悄逼近毛伊島,那為什麼要攻擊瓦胡島與毛伊島,而不是集中力量搜尋美軍艦隊?

當然,讓斯普魯恩斯想不明白的地方還有很多。

比如,中國艦隊花了多少力氣去打擊兩座島嶼上的岸基航空兵?

想到這,斯普魯恩斯最想做的,就是給瓦胡島與毛伊島發封電報,詢問戰鬥情況,特別是中國機群的規模有多大。

只是,他不能這麼做。

如果他的判斷沒有錯,那麼此時發出電報,就肯定會被中國艦隊截獲,也就能讓中國艦隊知道美軍艦隊的大概方位。

更重要的是,中國艦隊冒險攻擊兩座島嶼,很有可能與一個因素有關。

這就是,中國艦隊指揮官並不清楚美軍艦隊的活動範圍,也就是不知道美軍艦隊的大概位置,從而才不得不首先轟炸兩座島嶼,先摧毀美軍的岸基航空兵,同時逼迫美軍艦隊前來決戰。

也只有這樣,中國艦隊才有可能找到美軍艦隊。

顯然,美軍艦隊只要使用電臺,就會暴露行蹤。

正是如此,斯普魯恩斯一面著手安排偵察機,一面耐心等待瓦胡島與毛伊島的守軍發來更加確切的電報。

問題是,等待絕對不是最好的選擇。

七點十五分左右,六艘艦隊航母甲板調配工作完成。斯普魯恩斯沒再等待,決定立即出動偵察機去尋找中國艦隊。

當然,他沒有忘記加強防空力量。

要知道,如果中國艦隊的目的是幹掉美軍艦隊,那麼就肯定出動了偵察機,因此斯普魯恩斯在這個時候出動偵察機,已經慢了半拍,不大可能首先發現中國艦隊,也就有必要首先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