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04頁

最有代表性的,自然是英國皇家空軍的&ldo;蚊&rdo;式戰鬥機了。

可以說。這種木結構的雙發重型戰鬥機是大戰初期最為經典的一款截擊機,其飛行效能相當出色,而且比看上去更加堅固。到戰敗的時候,&ldo;蚊&rdo;式戰鬥機生產了數千架,其中不少是偵察機,有的還被改裝成了中型轟炸機,而後期生產的,則主要是配備了對空搜尋雷達的夜間戰鬥機。

事實上。到了一九四四年,重型晝間戰鬥機就逐步退出了舞臺。

主要就是,大批航程在兩千公里、甚至是三千公里以上的單發戰術戰鬥機的出現。讓雙發晝間戰鬥機沒有了用武之地。

要知道,在解決了續航力的問題之後。單發戰術戰鬥機更適合在晝間行動。

只有夜間戰鬥機,依然都是雙發重型戰鬥機。主要就是,單發戰鬥機沒有辦法安裝笨重的對空搜尋雷達。

當然,嚴格說來,夜間戰鬥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戰鬥機,而是截擊機。

得簡單一點,夜間戰鬥機的目標不是敵人的戰鬥機,在夜間出動的轟炸機群也不需要戰鬥機護航。也就是說,夜間戰鬥機的目標是敵人的轟炸機,其主要使命就是對轟炸機進行攔截。

戰術使用決定了戰術效能。

到大戰末期,夜間戰鬥機都有幾個明顯的特點。一是配備了功率強大、探測距離更遠的對空搜尋雷達,而且部分夜間戰鬥機甚至有火控雷達。二是速度更快,一些在大戰末期服役的夜間戰鬥機的最高平飛速度超過了每小時七百五十公里,超過了當時飛得最快的單發螺旋槳戰鬥機。三是升限更高,大部分都超過了一萬米,部分專門以攔截像&ldo;超級空中霸王&rdo;與&ldo;超級空中堡壘&rdo;這種高空轟炸機為住的夜間戰鬥機的升限甚至達到了一萬三千米,而這幾乎是螺旋槳戰鬥機的極限了。四是火力更加強大,最差的都配有四挺二十毫米航炮,最強的則有兩挺三十七毫米航炮與四挺二十毫米航炮,即便是對付重型轟炸機,幾枚炮彈就能將其擊落。五是更加堅固,所有夜間戰鬥機都為飛行員座艙安裝了裝甲,少數夜間戰鬥機還在油箱與發動機外面裹上了一層裝甲。

顯然,這些都是截擊機必須具備的特點。

這其中,速度最為重要。

也正是如此,夜間戰鬥機在作戰的時候很有特色,一般採取打了就跑的戰術。說得簡單一點,就是從低階的後上方進入,以俯衝方式發起攻擊,逼近敵機的時候,俯衝速度往往在每小時七百公里以上,有的時候甚至能超過每小時八百公里,攻擊完成之後,同樣以俯衝的方式擺脫轟炸機。這樣一來,轟炸機上的自衛火力往往來不及發揮作用。如果沒能一舉擊落敵機,則在敵機自衛火力之外重新爬升,到達敵機上空一千米的地方,緊接著發起第二次俯衝攻擊。

顯然,夜間戰鬥機不會與敵機糾纏。

當然,這也是截擊機固有的特徵。

事實上,這也決定了夜間戰鬥機很難在白天發揮作用。

原因就是,如果遭遇了效能更出色的單發戰鬥機,夜間戰鬥機幾乎沒有勝算,唯一的辦法就是憑藉速度擺脫敵人的戰鬥機。如果與單發戰鬥機糾纏的話,夜間戰鬥機糟糕的機動性將使其保輸不贏。

只是,在白天對付轟炸機的話,夜間戰鬥機同樣拿手。

這就是,轟炸機的機動性更加糟糕,而且夜間戰鬥機的速度優勢,使其很難遭到護航戰鬥機的攔截。

當然,如果沒有護航戰鬥機,那就再好不過了。

中國海軍的岸基戰鬥機投入戰鬥的時候,就是這麼個情況,負責掩護轟炸機的美軍戰鬥機已經被打散了。

面對洶湧而來的近百架重型戰鬥機,近兩百架美軍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