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24頁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美軍甚至有機會在這個時候打個翻身仗。

得簡單一點,首先得守住馬馬考,擋住沿環島公路殺來的第三陸戰師,然後再動用預備隊攻打巴蘭基塔斯,如果能夠包圍第五十二陸戰師就再好不過了,即便不能包圍,也應該儘量消耗第五十二陸戰師的兵力與物資。等到第五十一陸戰師趕到,也要首先支援第五十二陸戰師,然後還要擊潰附近的美軍。顯然。這需要不少的時間,還肯定會在戰鬥中消耗大量物資。即便結果好不到哪裡去,沒有能夠殲滅中國海軍陸戰隊,美軍也能夠爭取到更多的時間來加強防禦部署。關鍵就是,必須在巴蘭基塔斯消耗掉中國陸戰隊的兵力與物資,加重其後勤保障負擔。

果真如此的話,美軍就能贏得時間。

戰後,很多人都認為。如果美軍能在巴蘭基塔斯好好打一仗,中國海軍陸戰隊就不可能在十一月份攻佔馬馬考,也就得等到十二月、甚至是一九四八年一月初才有可能佔領更加重要的聖胡安。如果中隊到一九四八年初才佔領波多黎各。那麼在一九四八年中期之前就不可能佔領古巴。在此期間,美軍有足夠的時間加強古巴的防禦部署。而且能夠把中隊攻打美國本土的時間拖到一九四八年底、甚至是一九四九年初。到了一九四九年底,同盟國集團恐怕就得尋求和平了。

當然,這都是在戰後做的設想。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美軍即便反攻巴蘭基塔斯,也不一定能夠獲得扭轉戰局、甚至是反敗為勝的機會。

原因很簡單,困守在聖胡安附近的美軍根本沒有多少戰鬥力。

事實上,當時根本沒有多少美軍了。

守衛聖胡安的主力部隊是波多黎各軍團。雖然該軍團的兵力不少,有三十多萬,如果算上剛剛招募的,兵力接近了五十萬,但是這支軍團幾乎沒有戰鬥力,絕大部分都是純正的步兵部隊,少數裝甲部隊配備的也是由美軍換下來的落後裝備,此外該軍團的大部分官兵都很迷茫。

白了,波多黎各人不是美國人。

雖然美國聯邦政府已經頒布了法令,任何海外軍團的官兵在服役滿三年,或者是在戰鬥中獲得獎章之後,都能夠獲得美國公民身份,但是每一個波多黎各軍團的官兵都得考慮一個新的問題,即他們有沒有機會活到三年之後,或者是有沒有機會在戰鬥中獲得肩章。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美國聯邦政府做出的任何承諾都沒有意義。不管怎麼說,做一個活著的波多黎各人,要比做一個死了的美國人好得多。

事實上,當時很多波多黎各軍團的官兵還有一個想法。

這就是,繼續為美國而戰,對他們有什麼好處。

大戰爆發前,雖然波多黎各不算富裕,但是物產豐富,特別是農業與漁業,因此大部分波多黎各人都能過上較為富足的生活,至少是衣食無憂。美國參戰後,除了給予波多黎各人加入美國國籍的機會之外,還從波多黎各招募了大量勞工,並且以極為低廉的價格從波多黎各徵用物資。結果就是,僅僅兩年之後,波多黎各人的生活就降低到了貧困線以下,很多人甚至是食不果腹。

在中隊登陸之前,美國的戰爭宣傳還能發揮作用。

當時,在波多黎各人看來,勝利離他們並不遠,而且美國人也承受著戰爭的困難,過的日子不比他們好多少。

可是,在中隊登陸之後,美國的戰爭宣傳就不起作用了。

波多黎各人首先發現,勝利離他們足夠遠,甚至是遙不可及。別的不說,中隊的戰鬥力極為強大,根本就不像快要戰敗的樣子。其次,中隊能夠跨過大半個地球,攻打離美國本土並不遙遠的波多黎各,而美軍卻守在家門口,別說去攻擊中國本土,連威脅中國本土都辦不到。最後,美軍的戰鬥力遠沒有宣傳吹噓的那麼厲害,士氣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