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02頁

這就意味著,在發起攻擊之前,動用的運輸船隻只能執行一趟。

所幸的是,馮承乾把能夠調集到的船隻都交給了顧祝同,讓顧祝同決定這些船隻運送什麼貨物、走哪條航線、前往哪座港口。

當然,這也把顧祝同給累壞了。

雖然絕大部分工作都由參謀負責,但是做為戰區司令官,顧祝同必須瞭解各種貨物的調配情況與儲備情況,然後才能決定運送的優先順序。當然,具體的陪送工作,則由司令部的參謀負責。

問題是,在加勒比海與拉丁美洲戰區,幾乎每種物資都缺。

最缺的是彈藥。

這也可以理解,戰略轟炸消耗了太多的彈藥。即便是&ldo;空中霸王&rdo;,每架次也要消耗掉六噸彈藥,最少都要用掉四噸,而這相當於戰鬥轟炸機出動十次的消耗量,而戰略航空兵的轟炸機都是群體出動,平均每天的出動規模在一千架次以上,即每天都要消耗掉五千噸左右的彈藥,而一艘萬噸級彈藥運輸船一次運送的彈藥僅夠維持兩天的作戰消耗。按照運輸週期為五個月為準,總共需要一百五十艘這種萬噸輪,才能保證戰略航空兵正常出動。當時,為該戰區運送彈藥的萬噸級彈藥運輸船總共還不到兩百艘。平均下來,每天的彈藥餘量還不到兩千噸。也就是說。一個月只能囤積五萬噸彈藥,而當時囤積下來的彈藥總量還不到四十萬噸。

更要命的是,這四十萬噸彈藥,並非全部可以通用。

原因很簡單,之前的彈藥運輸以滿足戰略航空兵為主,而沒有優先照顧戰術航空兵,因此囤積的大多是用於戰略轟炸的高爆彈與燃燒彈。而主要用於攻擊加固軍事目標的半穿甲彈並不是很多。

根據戰區司令部的參謀估計,如果在四月底發起進攻。彈藥缺口在一百萬噸以上。

事實上,這還是非常保守的估計結果。

這就是,作戰行動以登陸彭薩科拉為準,而且戰鬥進行得很順利,美軍沒有進行頑強抵抗,也沒有考慮隨後登陸邁阿密。如果實際情況並非如此,那麼彈藥的消耗速度肯定要比預期的快得多。

顯然。顧祝同不會指望美軍會在中國海軍陸戰隊登陸之後就繳械投降。

為此,顧祝同訂下了一個目標,即在發起進攻之前,彈藥儲備要達到二百二十萬噸,最好能達到二百五十萬噸。

這就意味著,有大約兩百萬噸的缺口,需要兩百艘彈藥運輸船。

如果戰略轟炸同時進行,即空軍的戰略航空兵正常出動,那麼在二月底到四月底的兩個月裡面,需要三百二十艘萬噸級彈藥運輸船。即便按照顧祝同提出的最低標準,也需要三百艘。

事實上,這個數字,正是中國海軍彈藥運輸船的總量。

與彈藥一樣,燃油也極為短缺。

原因一樣,戰略轟炸消耗了太多的燃油。事實上,在戰略轟炸中消耗的燃油比彈藥多得多。

一架&ldo;空中霸王&rdo;在滿油起飛的情況下,需要將近八噸航空汽油。而此時只能攜帶四噸炸彈。即便是滿載起飛,即在攜帶六噸炸彈的情況下,也能裝上六噸燃油。因此其消耗的燃油比彈藥還要多。

更重要的是,需要燃油的不僅僅是轟炸機。還有護航戰鬥機。

在作戰中,護航戰鬥機的彈藥消耗可以忽略不計,用掉的主要是小口徑炮彈與大口徑槍彈,而這些彈藥與海軍可以通用,而且一架戰鬥機一次最多也就用掉幾百公斤炮彈,如果沒有遇到美軍的防空戰鬥機,還能帶著彈藥返航。問題是,護航戰鬥機在執行任務的時候會燒掉很多燃油。

一架&ldo;海雕&rdo;執行一次護航任務就需要用掉差不多一點五噸航空汽油。

如果按照三比一的比例安排護航戰鬥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