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05頁

當時,德軍能夠用於反潛護航作戰的驅逐艦不到三十艘。

要知道,掩護一千艘運輸傳,至少需要一百六十艘驅逐艦。

即便能夠把部隊送到大西洋對岸,而且成功登上了美國本土,德軍還要面對一個根本無法解決的問題,也是中國軍隊面對的問題。

這就是,後勤保障無以為繼。

顯然,如果無法為作戰部隊提供堅實的後勤保障,不管投入多少兵力,也不可能擊敗敵人,也就不可能取得勝利。

由此可見,德軍制訂的作戰方案根本不具備可行性,只是想以此向中國軍隊叫板。

當然,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顧祝同來到柏林之後,雷德爾會如此熱情,而高傲的德意志第二帝國陸軍將領肯坐下來跟他協商。

當然,事情總有兩面性。

對中國軍隊來說,把德軍排除在攻打美國本土的作戰行動之外,也並非明智之舉。

第五百五十一章 萬事俱備

打到這個時候,中國在同盟國集團中的地位已經不可動搖了。

顯然,在政治層面上,中國不可能把德意志第二帝國排擠在外,畢竟德意志第二帝國代表了同盟國集團中的西方國家。如果中國想在戰後建立起能夠長久維持的和平局面,就必須尊重西方國家的利益訴求。

更重要的是,在戰後維護世界和平,正是中國成為世界霸主的基礎。

得簡單一些,如果中國不能在戰後維持世界和平,那麼其世界霸主的地位就不會得到其他國家承認。

經歷了這場大戰,所有國家的所有民眾都渴望和平。

從某種意義上講,戰爭只是實現和平的手段。

由此可見,在政治層面上,中國必須與德意志第二帝國維持友好關係,至少在大戰結束之前必須同心協力。

顯然,中國就必須在某些方面做出讓步。

顧祝同去柏林,正好為解決中德間的軍事矛盾創造了機會。

在到達柏林之前,顧祝同就收到了馮承乾發來的電報。雖然馮承乾並不贊同顧祝同在這個時候去向德軍求援,但是他也明確提到,既然需要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幫助,就應給予德軍參戰機會。

當然,馮承乾沒有忘記最重要的一點,即中國軍隊才是攻打美國本土的核心力量。

對馮承乾的提議,德軍將領很感興趣。

當然,德軍將領也沒法不感興趣,因為這是德軍參與攻打美國本土的唯一機會,根本沒有第二種選擇。

只是,在一些關鍵問題上,雙方依然存在較為嚴重的分歧。

比如,在德軍的作戰範圍上。

德軍將領顯然希望全程參與攻打美國本土的作戰行動,還表示願意提供足夠的兵力。減輕中國軍隊的負擔。當然,其真實目的並不是為中國軍隊服務,而是獲得與中國軍隊同等的地位。

顯然,這是顧祝同無法接受的條件。

要知道,馮承乾說得很明白,德軍只能是配角,絕不能成為主力。更不能讓德軍獲得取代中國軍隊的機會。

為此,顧祝同明確提出。德軍的作戰範圍必須受到限制。

當然,顧祝同沒有說得這麼直接,而是以德軍的後勤保障能力為由,提出德軍沒有足夠的能力成為攻打美國本土的主力。

所幸的是,德軍將領沒有否認這個事實。

顯然,與德軍將領打交道,要比跟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外交官進行談判輕鬆得多。

雙方在基本問題上取得一致之後。顧祝同明確提到,要想儘快結束這場戰爭,就必須儘快發起攻打美國本土的作戰行動,因此建議在商討細節問題的時候,德軍先為中國軍隊提供五十萬噸柴油。在徵得了馮承乾的同意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