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20頁

只是,這處登陸地點太過明顯了。

在莫比爾灣往西,最近的港口是紐奧良,而這座低於海平面的城市已經被海水完全淹沒了,失去了軍事價值。也就是說,如果中國陸戰隊在莫比爾灣登陸,就肯定會向東攻打彭薩科拉。

正是如此,莫比爾灣的防禦部署的重點就在東岸。

顯然,中國海軍陸戰隊不可能在莫比爾灣西岸登陸。原因很簡單,在西岸登陸,除了需要攻佔莫比爾之外,還至少要控制阿拉巴馬河下游的一座橋樑,而總共只有三座橋樑,最大的一座、也是唯一能夠供重型裝備透過的在莫比爾。如果美軍炸掉了這座大橋,那麼中國海軍陸戰隊就很難及時到達阿拉巴馬河東岸,攻打彭薩科拉的行動就會受阻,美軍也就獲得了加強防禦部署的時間。

只有在莫比爾灣東岸登陸,才能及時攻佔彭薩科拉。

問題是,美軍也明白這個道理。

結果就是,美軍在莫比爾灣東岸修建了長達六十公里、從沃靈頓一直延伸到莫比爾,縱深在五到十五公里的海岸防區。

可惜的是。美軍並不認為中國海軍陸戰隊會在這個時候攻打彭薩科拉。

當時,守衛這塊海岸防禦陣地的,總共就只有兩個步兵師,而且其中一個還是裝備低劣的國民警衛隊師。更要命的是,只有一個師部署在防禦陣地上,而另外一個師則駐紮在莫比爾與沃靈頓充當預備隊!

要知道,這是一個非常致命的錯誤。

正常情況下。守衛一條六十公里長的防線,至少需要三個步兵師。即便是海灘防禦陣地也至少需要在前沿部署兩個師,並且另外準備一個充當預備隊的步兵師。如果沒有這麼多的兵力,那麼陣地就算不上牢固。

四月二十九日的戰鬥,正好證明瞭這一點。

在這六十公里長的海岸線上,中國海軍陸戰隊投入了四個師的兵力,而且是陸戰隊中最精銳的四個師,即第三陸戰師、第四陸戰師、第五陸戰師與第八陸戰師。登陸場被分成了四個相鄰的部分。每個陸戰師負責攻佔其中的一個部分。清晨的第一波衝擊中,四個陸戰師各投入了三到五個營的兵力。在第二批登陸部隊到達之前,戰鬥打得極為慘烈,四個陸戰師都遇到了麻煩。問題是,美軍沒有能夠守住海灘陣地,第三陸戰師在十點左右率先突破了美軍的海灘防線,另外三個陸戰師也在十二點之前先後取得突破。直到中午,第二批登陸部隊才被送上海灘。雖然此時第一批登陸部隊已經突破了美軍的防線,但是傷亡非常大,已經無法繼續向內陸挺進了。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如果守衛海灘陣地的美軍增加一倍,四個陸戰師就不可能在上午取得突破,最快也要等到下午,也就是在第二批登陸部隊上岸之後,才有希望突破美軍的海灘防禦陣地。

這樣一來,在登陸當天,上岸的陸戰隊不會超過三批,即四個陸戰師都沒有辦法把所有部隊送上岸。

到了晚上。當美軍發起反擊的時候,陸戰隊就沒有足夠多的兵力守住海灘防線。

可以說,如果美軍的海灘防禦部隊增加一倍。即便無法挫敗中國軍隊的登陸行動,也能讓中國軍隊付出巨大的代價。

可惜的是。美軍的海灘防禦兵力太少了。

打到傍晚的時候,隨著第三批登陸部隊到達,四個陸戰師的主力全部上岸,而且在天黑之後還送來了最後一批登陸部隊。也就是說,在入夜後不久,四個陸戰師的作戰部隊就全部登上了海灘,包括擁有數百門火炮的炮兵。

正是這些炮兵,在夜間的戰鬥中發揮了極為關鍵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因為美軍在海灘上的抵抗力度不夠,所以到了夜間,負責守衛海灘外圍防線的是第一批登陸部隊。雖然這些部隊的官兵都已非常疲憊,而且兵力嚴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