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24頁

當然,對中國軍隊來說,關鍵不是去摧毀美國,而是去佔領美國。

既然是佔領,就意味著要長期與當地居民相處。即便佔領軍這個角色在哪裡都不會受到歡迎,可是不能因此而忽略佔領的本質,更不能因為不受當地居民歡迎而不把當地局面的利益放在眼裡。

正是如此,像發生在聖迭戈那樣的事情,必須儘量避免。

對此,不管是顧祝同,還是陸戰隊將領都有極為清楚的認識。要知道,承擔佔領任務的肯定不是海軍艦隊,而是陸戰隊的作戰部隊。

相對而言,陸戰隊更加註重與佔領區內的平民的關係。

當時,陸戰隊制訂了極為嚴格的軍規,對佔領軍的行為與權力都做了嚴格限制。

比如,在佔領區內,如果必須向平民徵用裝置與物資,不管徵用物的價值,必須獲得佔領區駐軍司令部的直接批准,而陸戰隊司令部會每個月審核一次佔領區司令部批准的徵用批文,如果其中有涉及到損害佔領區平民的情況,那麼佔領區司令官就會受到質問,嚴重的話還會被撤職。在徵用之外,佔領軍就只能在協商的基礎下,從佔領區的平民那裡購買所需的裝置與物資,而且不得強行購買。為此,陸戰隊司令部在每一個佔領區都派遣了專門的協調官員,並且以公告的方式讓佔領區的平民知道,在權益受到侵害的時候,可以直接向協調官員申訴,而協調官員在掌握了足夠證據的情況下,可以下令逮捕佔領區司令官以下的任何一名軍人。

可以說,這些針對佔領軍的嚴格制度,為樹立中國軍隊的形象起到了很大的幫助作用。

有趣的是,也正是因為陸戰隊在執行佔領任務的時候,比陸軍做得更出色,至少佔領區內發生的擾民事件少得多,所以在大部分時候,都是由陸戰隊承擔佔領任務,陸軍反而沒有多少佔領區。

當然,這並非陸戰隊所願。

美軍主動疏散了莫比爾的居民,等於幫了中國軍隊一個大忙。

只是,攻打莫比爾的戰鬥進行得並不輕鬆。

必須承認,美軍打得極為英勇,即便大部分守軍都是國民警衛隊的官兵,但是其體現出來的勇氣與決心,絲毫不比正規軍差。

在郊外的戰鬥中,很多美軍部隊都戰鬥到了最後一個人。

兩個陸戰師,花了三天才推進五公里,攻入莫比爾城區。

接下來的戰鬥,打得更加慘烈。

原因很簡單,即便被徹底包圍、即便已經用光了彈藥、即便因為負傷已經無法戰鬥,美軍也很少投降。

在巷戰中,陸戰隊官兵不得不消滅建築物裡的所有美軍來佔領建築物。

當然,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把建築物、以及躲藏在裡面的美軍一同摧毀掉,不與美軍爭奪建築物。

戰鬥持續到五月九日,陸戰隊才佔領了莫比爾。

只是,這仍然晚了一步。

在最後關頭,美軍炸掉了阿拉巴馬河上的大橋,而這條美國南部地區、在密西西比河東面最大的河流成為了中美軍隊的分界線。

所幸的是,這不是什麼大問題。

陸戰隊攻打莫比爾,不是為了跨過阿拉巴馬河,而是為了阻止美軍西進,為攻打彭薩科拉的作戰行動解除後顧之憂。既然美軍炸掉了大橋,中國軍隊無法到達對岸,美軍也不可能到達東岸。

在這場持續了六天的戰鬥中,僅有不到五百名美軍被俘。

要知道,當時守衛莫比爾的美軍官兵在三萬以上,而撤退到阿拉巴馬河西岸的還不到兩千人。

也就是說,差不多兩萬七千名美軍官兵在這場戰鬥中陣亡。

莫比爾只是一座人口十來萬的中小城市,如果在每座城市,美軍都這麼打,那麼要不了多久就將拼光所有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