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63頁

顯然,德皇的觀點對改善中德關係毫無幫助。

要知道,決定兩個國家關係的,不是看歷史上的主僕地位,而是看現實中的實力。

不可否認,歷史上,中國曾經是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學生,即便說是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僕從國也不過分。更加不能否認的是,如果沒有德意志第二帝國提供的巨大幫助,中國不但不可能成為發達的工業國,甚至無法擺脫西方列強的奴役。正是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援助。讓中國走上了現代化的道路。

問題是。德意志第二帝國給予中國的援助並不是無償的,也並非沒有從中獲得好處。

比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就以參戰國的身份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而且在參戰之前就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比如牽制住了日本,而且讓英國在遠東地區不得不保留一支足夠強大的軍隊。事實上,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中國的勞工就幫助德意志第二帝國完成了許多戰略工程,包括拓寬基爾運河。要知道。這條運河在戰爭期間有無與倫比的意義,為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戰勝英國皇家海軍,奪得北海與北大西洋制海權,最終擊敗英國打下了堅實基礎。

由此可見。德意志第二帝國並不是在無條件的幫助中國。

當然,真正的關鍵,依然是中德兩國的現實情況。

中國在這場戰爭中越打越強,而德意志第二帝國則在走下破路,因此德意志第二帝國稱霸世界的基礎條件已經不存在了。

事實上,這個問題在美英關係中就體現了出來。

在歷史上,美國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後來在得到了法國等國家的幫助之後,才打贏了獨立戰爭,成為北美大陸上的強國。在此之後。美國經歷了多場戰爭,包括被稱為&ldo;第二次獨立戰爭&rdo;的美英戰爭,以及影響更加深遠的美墨戰爭,象徵著美國成為世界級強國的美西戰爭等等,美國才逐步發展強大。只是,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仍然是世界上唯一的全球霸主,而且美英關係並不見得有多麼友好。根據後來披露的資料,如果德意志第二帝國能夠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採取正確的對美政策,特別是在經濟上更加依賴美國。那麼美國就有可能成為德意志第二帝國的盟友。當然,大戰中的實際情況,讓德意志第二帝國根本無法倚重美國,也就不可避免的讓美國成為了英國的盟友。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時候,正是美國出面。英國才保住了強國的地位,避免了徹底戰敗的結局。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美英關係出現反轉,美國成了主導國,英國成了僕從國。關鍵就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的國力、影響力與軍事實力都超過了英國。

顯然,這也正是中國與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基本關係。

在這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時候,中國也將在經濟實力、軍事實力、政治影響力、乃至科學技術上超越德意志第二帝國。

顯然,中國與德意志第二帝國的關係也將因此發生反轉。

只有認清這一點,才能正確處理中德關係。

可惜的是,德皇威廉二世根本就沒有認清這一點。在他的印象中,中國依然是那個落後貧窮的國家。

也正是如此,德皇成了修復中德關係的主要障礙。

軍事層面上的談判進行得比較順利,畢竟軍人更加現實。當然,主要原因是,德軍上下都渴望得到真正的和平。

雖然在這場戰爭中,德軍表現得極為英勇,但是巨大的損失,讓德軍的高階將領非常清楚的認識到,戰爭已經徹底討空了帝國的根基,僅修復戰爭創傷都需要幾十年,而一場類似的戰爭,就能讓帝國崩塌。

也就是說,帝國軍隊上下有種普遍認識,帝國需要休養生息。

顯然,這就需要和平,長久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