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73頁

根據戰後做的統計,僅在日本戰敗到大戰結束的幾年間,日本本州島的神戶、大阪與東京三地,就有近五百萬日本人餓斃,算上四國島與北海道,整個日本在戰敗後有接近兩千萬人因飢餓或營養不良而亡。

可以說,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

要知道,大戰爆發的時候。日本的人口總量在七千萬左右,而在戰爭期間,日本的傷亡總數還不到一千萬。也就是說,在日本戰敗之後,死於飢餓的日本人是在戰爭期間死亡人數的兩倍以上。

當然,有人質疑這個統計資料。

只是,根據日本在戰後做的第一次人口普查得出的資料,基本上可以肯定。日本在戰爭期間的人口總量減少了二千五百萬。也就是說,在除掉直接死於戰火的人數之外,因其他原因減少的人口在一千七百萬左右。

顯然。這種局面對於維持佔領區的社會治安沒有任何好處。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在一九四五年底之前,被派往日本執行佔領任務。在很多軍人看來是一件苦差事。原因很簡單,除了九州島,在日本的其他任何地方,佔領軍時刻都要面對突然襲擊。當時,巡邏部隊的規模已經擴大到了步兵連,因為低於這個規模,巡邏隊就很容易遭到伏擊。根據中國軍方做的統計,在一九四二年到一九四五年間,駐日軍隊的傷亡率甚至高於陸軍的前線作戰部隊。除了面對襲擊之外,駐軍還要面對很多難題。比如,在任何一處駐軍附近,總會有成千上萬的平民,而且大部分都是孤兒,大多隻有幾歲,即便有的已經十多歲了,但是因為營養不良,看上去跟幾歲的孩子差不多。對駐軍官兵來說,營地被一群孤兒包圍,顯然不是什麼好事。面對這些無依無靠的孤兒,軍人不可能將槍口對準他們,但是又不能給予其他幫助。很多時候,駐軍官兵就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那些大頭娃娃在營地的圍欄外倒下。到了冬天,這種情況變得更加嚴重。很多時候,負責營地外圍巡邏的軍人在清晨的時候會發現上百具被凍硬了的屍體。在這些死去的孤兒中,有的在前一天還叫嚷著向駐軍官兵討要食物。雖然在整個大戰期間,由中國駐軍官兵收養的日本孤兒超過了十萬,但是對於數量超過一千萬的日本戰爭孤兒來說,這無疑是杯水車薪。更多的日本戰爭孤兒根本就沒有堅持到戰爭結束的那一天,甚至沒有能夠堅持到一九四五年底。對駐軍官兵來說,看著無辜的兒童被活活餓死,而自己卻受紀律限制,不能給予適當的幫助,肯定是一個巨大的精神負擔,甚至會造成心理問題。

當然,這只是冰山一角。

嚴重的飢餓與貧困,導致佔領區的日本人不得不站起來反抗,利用所有能夠用上的工具來襲擊佔領軍。

在一九四五年之前,僅本州島就有上百支平民遊擊隊。

雖然這些遊擊隊的裝備非常差,最好的武器僅僅是舊日本軍隊遺留的步槍,大部分人手裡只有棍棒,但是遊擊隊隱藏在平民中間,而且更加了解環境,也就能夠給駐軍製造足夠多的麻煩。

根據中國軍方的統計資料,在一九四二年到一九四五年間,幾乎每天都有針對駐軍的襲擊事件發生,而駐軍為此付出的代價是,平均每天有七名軍人陣亡、二十二人負傷,十四臺車輛被炸毀。

某些時候,遊擊隊還會襲擊駐軍營地,只是很少成功。

對付遊擊隊,駐軍根本沒有好的辦法。

原因很簡單,大部分遊擊隊員都是平民,放下武器的時候,他們就是平民,而拿起武器就是戰士。

顯然,駐軍不可能因此把日本人趕盡殺絕。

駐軍能採用的唯一辦法就是高壓政策,並且不定期的進行定向搜查,嚴懲私藏武器的行為。

只是,這大幅度提高了佔領的代價。

在一九四二年到一九四五年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