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17頁

主要就是,世界各國在戰後都要進行重建。因此需要大量貨幣。此外,隨著各個國家的經濟開始復甦,也需要更多的流通貨幣,因此對硬通貨的需求將急劇增加,而華元就是戰後的硬通貨。即便在各國經濟復甦之後,因為華元是唯一的硬通貨,因此也會被各國當為儲備貨幣。

問題是,這只是把問題掩蓋了起來,而不是解決掉了。

等到經濟出現了問題,比如發展停滯,那麼這個問題就將暴露出來,甚至會來一次大規模爆發。

實際情況正是如此。

大戰結束之後,在新金融體系的維持下,全球經濟欣欣向榮。從某種意義上講,戰後的重建工作提供了大量的市場,使得各國的企業都有足夠的發展空間,加上民眾的消費需求在戰後得到釋放,因此各國經濟都發展得非常迅猛。一時之間,甚至有人認為,人類文明進入了黃金時代,再也不會有經濟危機了。

顯然,這太樂觀了。

要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世界各國的經濟也是一片繁榮,也有人認為已經徹底消滅了經濟危機。結果就是,大戰結束十年之後,一場席捲全球的經濟危機就到來了,而且由此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埋下了禍根。

大戰之後的這次大繁榮,持續了二十年,也就是到七零年代。

讓大繁榮結束的,也是一場戰爭。

這就是中國出兵幹預瓜地馬拉內戰的瓜地馬拉戰爭。

這場戰爭的根源是中德對抗。在大戰結束的時候,瓜地馬拉爆發了以擺脫強國控制為目的的&ldo;第二次獨立運動&rdo;,而主要的反政府武裝力量是&ldo;瓜地馬拉獨立與民主陣線&rdo;,該組織具有很強的中國背景。瓜地馬拉的內戰持續了不到兩年,反政府武裝就攻入了首都,該國政府則流亡到了墨西哥。結果就是,墨西哥立即出兵幹預,並且在聯合國譴責中國暗中支援瓜地馬拉的反政府武裝組織。在墨西哥的協助下,瓜地馬拉政府軍在一九六四年收復了首都瓜地馬拉城,並且把反政府武裝趕到了該國南部地區。在此期間,瓜地馬拉爆發了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成千上萬的平民被政府軍以協助、或者是曾經協助過反政府武裝為由而處決,其中不乏未成年人。一九六六年,中國在聯合國推動透過了譴責瓜地馬拉政府的決議,並且當即宣佈與瓜地馬拉斷交,並且召回了駐墨西哥外交人員。當年年底,中國正式透過薩爾瓦多與宏都拉斯出兵瓜地馬拉。雖然中國名義上是代表聯合國去結束瓜地馬拉的內戰,但是實質是則是要剷除親墨與親德的瓜地馬拉政府,扶持親華政權,從而控制這個緊挨著墨西哥的中美洲國家。

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根本沒有必要出兵瓜地馬拉。

當時,除了瓜地馬拉之外,其他的中美洲國家都是由親化政黨掌權,而且中國在宏都拉斯與薩爾瓦多的影響力已經非常強大了。也就是說,即便瓜地馬拉由親德政權控制,也不會危及到其他中美洲國家。

只是,中國當局有一個非常大的擔憂。

這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國會以瓜地馬拉為基地向南擴張,而瓜地馬拉的民主革命失敗之後將影響到其他中美洲國家。

結果就是,中國當局選擇了出兵幹預。

這是大戰結束之後,第一場兩個世界級大國的進行間接對抗的戰爭,而且也是一場對戰後的世界格局產生了深遠影響的戰爭。

中國的軍事幹預行動從一九六六年底持續到一九七四年初,在八年多里,中國先後向瓜地馬拉派遣了近五十萬官兵,動用了上萬架飛機、與幾乎三分之二的海軍艦隊,還武裝了數十萬瓜地馬拉的反政府軍。

雖然戰爭的結果對中國極為有利,即在一九七四年,聯合國正式承認了由&ldo;瓜地馬拉獨立與民主陣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