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5頁

顯然,中國海軍的認識更加深刻。

當然,在這場海戰之前,馮承乾就知道航母的重要性,而且由他制訂的中國海軍發展規劃…就是圍繞著建立航母戰鬥群展開的。

在這場海戰之後,出現了一位與馮承乾有著相似認識的將軍。

這就是美軍少將米切爾。

只是,米切爾不是海軍將領,而是陸軍將領,準確的說是美國陸軍航空兵少將。

久賀島海戰後不久,米切爾就提出,航空兵是未來海軍的發展方向,搭載戰鬥機的航母將取代主力艦,成為新的海上霸主。

可惜的是,米切爾的觀點根本影響不了美國海軍。

雖然兩年之後,在美國陸軍與海軍的聯合演習中,米切爾用一批中型轟炸機就證明瞭主力艦在面對轟炸時的脆弱性,但是美國海軍依然不為所動,在當年啟動了&ldo;北卡羅來納&rdo;級戰列艦的設計工作,並且在一九三七年正式下達訂單,隨後還設計建造了&ldo;南達科他&rdo;級與&ldo;依阿華&rdo;級戰列艦。相反,在航母上,美國海軍除了完成早已定下的&ldo;突擊者&rdo;號,只按部就班建造了&ldo;約克城&rdo;號、&ldo;企業&rdo;號與&ldo;大黃蜂&rdo;號等三艘艦隊航母,以及小了一大圈的&ldo;黃蜂&rdo;號航母,加上改裝而來的&ldo;列剋星敦&rdo;號與&ldo;薩拉託加&rdo;號,而&ldo;埃塞克斯&rdo;級要到二戰爆發後才開始建造。

也就是說,當時美國海軍徑然把主力艦放在首位。

有趣的是,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更加重視航母。

一九三四年,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就啟動了&ldo;柏林&rdo;號航母的建造工程。

從命名上就看得出來,這艘航母與馮承乾有很大的關係,因為當時中國海軍已經沿用了&ldo;柏林&rdo;號的艦名。

事實上&ldo;柏林&rdo;號航母就是馮承乾的傑作。

早在一九三零年,馮承乾就打算建婁一艘排水量超過兩萬噸,能夠搭載九十架艦載飛機的攻擊型航母。可惜的是。,中國的造船工業十分薄弱,根本建造不了這麼大的戰艦,而德意志第二帝國造船廠的開價又過高。結果就是,馮承乾在主導完成了初始設計之後,這種攻擊型航母就停留在了圖紙上。

草垣群島海戰與久賀島海戰,證明瞭航母的戰鬥力,更證明瞭&ldo;大鵬&rdo;號在基礎設計上的先進性。要知道,如果按照噸位,載機量計算&ldo;大鵬&rdo;號優於當時的所有航母,即最重視航空作戰能力。

結果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在一九三三年六月就找上門來,提出與中國海軍共同建造一級更加先進的航母。

最初的時候,馮承乾也很敢興趣,因為這意味著,他可以用與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同樣的價格,從德意志第二帝國的造船廠購買航母,從而大幅度降低造價。此外,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肯定會支付一筆設計費用。

只是,最後馮承乾沒有與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合作。

原因很簡單,到一九三四年,江南造船廠與北方造船廠已能建造兩萬噸級戰艦。出於保護與促進本國造船工業,馮承乾最終把訂單給了國內的造船廠,並且對&ldo;柏林&rdo;級航母的設計做了大範圍修改。

當然,德意志第二帝國拿到的,只是&ldo;柏林&rdo;級航母的原始設計圖紙。

也正是如此,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把這種航母命名為&ldo;柏林&rdo;級,從而與贈送給中國海軍的&ldo;柏林&rdo;號巡洋艦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