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3頁

原因很簡單,馮承乾熟知的歷史中,第二次世界大戰將在一九三九年爆發。

雖然歷史已經改變,但是一些最關鍵的因素並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比如,由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美國大肆擴張工業規模、以及戰後分髒不均所導致的經濟危機,照樣在一九二九年爆發,與馮承乾熟知的歷史沒有多大差別。又比如,柏林和會所決定的世界格局,依然充滿了矛盾,而且兩大集團的對抗並沒有偃旗息鼓,華盛頓條約也只有二十年的期限,軍備競賽並沒根絕。

這些因素綜合到一起,馮承乾不得不相信,第二次世界大戰將在一九三九年前後爆發。

也許會晚上n年,但是絕對不會拖得太久。對於動輒需要幾年才能造好的戰艦來說,大戰晚幾年爆發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由此可見,中國海軍在一九三九年之前的發展有多麼重要。

對馮承乾來說,幾乎是分秒必爭。

六月底,馮承乾就向江南造船廠、北方造船廠、以及有德資參與的廣州造船廠與高雄造船廠發出了招標書,為海軍提供的戰艦設計方案開出建造價格,並且提交包括建造時間在內的詳細建造計劃。

對馮承乾來說,做這些事情是輕車熟路。

要知道,在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時候,馮承乾就主導了公海艦隊的大部分造艦專案,是公海艦隊的奠基人。

為了節約時間,馮承乾沒有讓造船廠提交設計方案。

說得直接一點,在發出招標的時候,馮承乾手裡就有戰艦的詳細設計圖紙,造船廠只需要為建造戰艦開價。

可以說,這是最為獨特的地方。

要知道,在其他國家,海軍一般只提出戰艦的效能指標,設計工作交給造船廠,然後海軍從中選出最優方案,再於造船廠簽署建造合同。

也就是說,海軍並不直接參與戰艦的設計工作。

馮承乾這麼做,也是為了節約時間。

更重要的是,馮承乾比任何人都清楚中國海軍需要什麼樣的戰艦,此外,馮承乾也比任何人都清楚未來的海戰會是個什麼樣子。

當時,馮承乾最重視的,就是中國海軍的辜一種艦隊航母。

雖然在一九三四年中期,中國的造船廠、包括那些有德資參與的造船廠都沒有建造兩萬噸級戰艦的能力,但是在宋靖國的努力下,這個問題已經得到解決。最遲一年之內,至少有三家造船廠將獲得大型船臺,從而具備建造艦隊航母的能力,因此在這個時候發出招標書也恰到好處。

馮承乾拿出來的,正是德意志第二帝國建造的&ldo;柏林&rdo;級航母的原形。

也正是這次招標,讓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看中了這種航母,並且由希佩爾親自出面,讓馮承乾以較低的價格轉讓了設計圖紙。可惜的是,在建造之前,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對初始設計進行了大範圍修改,最終造出來的&ldo;柏林&rdo;級航母與馮承乾的初衷南轅北轍,根本就是風馬牛不相及了。

所幸的是,馮承乾沒有受到影響,而且也因此終止了與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的合作。

顯然,馮承乾知道,中國海軍與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的作戰環境迥然不同,因此對航母效能的要求也就不同。適合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的航母,未必適閤中國海軍。要想獲得最好的航母,就得堅持走自己的路。(未完待續。!。

第四十一章 開天闢地

最初的時候,馮承乾想把中國海軍的第一種航母命名為&l;中國&r;……

級,後來考慮到艦名產生的影響,他才改變了注意,把這種航母命名為&ldo;秦始皇&rdo;號,以此寓意這是一艘開天闢地的戰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