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8頁

別的不說,中國與德意志第二帝國的關係非同一般,馮承乾與德皇的關係、宋靖國與德國企業的關係都非常良好,但是在技術轉讓上,德意志第二帝國依然留了一手,根本就不願意為中國提供先進技術。

所幸的是,八國幹俄戰爭,讓德意志第二帝國不得不做出讓步。

這裡面,各種新式戰爭武器的出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大戰中,坦克就表現出了強大的戰鬥力。結果就是,在八國幹俄的時候,德軍投入了數百輛坦克。問題是,坦克技術還不完善,除了對戰場環境要求較高之外,在正常使用中都非常容易出故障。顯然,不可能把所有坦克都運回德意志第二帝國進行維修,因為來回運送都需要花上幾個月,等到修好再送回來,早就錯過戰機了。如此一來,只能就地維修,也就得在中國開辦坦克維修廠。一九二一年底,

克虜伯公司就在哈爾濱開辦了一家專門用來維修坦克的工廠。雖然當時這家工廠只有維修能力,但是利用這個機會,由宋靖國精心挑選的一批工程師偷師學藝,甚至對坦克的一些零部件進行了逆向測繪。兩年之後,這家工廠就組裝了第一輛坦克,並且在一九三零年之前完成了第一種坦克的設計工作,在一九三三年就製造出了第一輛全新的坦克。

這家工廠,後來就是非常有名的北方重工集團。

要知道,在後來的大戰中,北方重工集團生產了數萬輛坦克,其坦克產量佔到了中國總產量的百分之六十。

因為師承德意志第二帝國,所以北方重工設計生產的坦克,有很濃烈的德國色彩。

除了坦克,還有一種在這場戰爭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的作戰武器。

這就是飛機。

在大戰中,飛機的應用範圍比坦克還要廣泛,並且在大戰期間細化,出現了戰鬥機、偵察機、轟炸機等各種機型,而且飛機的重要性也得到了廣泛認同,並且在戰後成為各國爭相發展的主戰兵器。

幹俄戰爭期間,除了德意志第二帝國投入了數百架飛機,其他七個國家也總共投入了一千多架飛機。

問題是,這個時代的飛機,航程都非常有限。

當時,除了日本投入的飛機能夠經朝鮮飛回日,或者是運回日本進行維修,其他七個國泉的飛機都的就地維修。

結果就是,在一九二一年,德美英企業在長春、瀋陽與錦州各開辦了一家飛機維修廠。

雖然這些工廠最初只能維修飛機,但是與克虜伯的坦克維修廠一樣,參與維修的中國工程師趁此機會學到了很多先進技術。在美國

o音公司的飛機維修廠,中國工程師馮如甚至拿到了一套戰鬥機的圖紙。

有趣的是,幹俄戰爭結束後,因為經營不善,

o音公司把瀋陽的飛機維修廠賣給了合夥的中國企業。後來,這家企業改組成為&ldo;瀋陽飛機設計生產公司&rdo;、也就是有名的沈飛,而該企業在下一場大戰中,是中國產量最大的飛機製造廠,總共生產了近十萬架飛機,佔中國飛機總產量的百分之四十七。

因為師承美國,所以沈飛設計製造的飛機,帶有很濃烈的美國色彩。

除了技術方面的收穫,還有一個非常突出的好處。

別忘了,工業發展離不開交通。

在兩年幹俄戰爭期間,中國政府完成了東北地區的道路與鐵路交通網規劃工作,並且啟動了東北鐵路網修建工程。雖然在幹俄戰爭結束的時候,只修建了不到五百公里,但是在隨後二十年,東北鐵路網成為了中國最有效的鐵路交通系統,並且以此使東北成為了中國最重要的重工業區。

當然,這也與東北的委源有關。

幹俄戰爭結束不久,鐵嶺就發現了一座儲量驚人的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