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57頁

在此後的數年裡,遊擊隊與流亡政權的矛盾愈演愈烈。

主要就是,遊擊隊想要在抵抗卡斯楚的戰爭中取勝,少不了國際社會的支援。而能夠爭取到國際社會支援的只有流亡政權。可惜的是,流亡政權在巴拿馬的日子並不好過,並沒有為遊擊隊爭取到多少支援。更要命的是。流亡政權的一些舉動,甚至對遊擊隊的生存構成了嚴重威脅。

比如在一九六四年秋,三支規模最大的遊擊隊準備聯合行動,襲擊埃爾普羅格雷索附近的政府軍,然後奪取從巴里奧斯港運往瓜地馬拉城的物資,特別是由墨西哥提供給政府軍的數萬噸彈藥。可惜的是。在行動開始之前,一名負責提供情報援助的流亡政權官員叛變。把遊擊隊的行動計劃出賣給了卡斯楚,而三支遊擊隊在這次註定要失敗的襲擊中損失了將近五百名遊擊隊員。

當然,這樣的事情並不少見。

在中國出兵瓜地馬拉之前,至少有二十三名流亡政權官員背叛,有的投靠了卡斯楚的軍人獨裁政府,有的則把情報出售給墨西哥、或者是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情報官員,有的則去了邦聯美國。

這些事情,讓遊擊隊不再信任流亡政權。

更重要的是,遊擊隊的絕大部分成員都認為,流亡政權根本沒有資格成為瓜地馬拉的合法代表,甚至拒絕讓他們回國。

不可否認,瓜地馬拉流亡政權存在很多問題。

只是,同樣不可否認的是,流亡政權是唯一能夠代表瓜地馬拉的合法政權,其政治地位在遊擊隊之上。

原因很簡單,流亡政權是民主選舉產生的,在被推翻之前得到了眾多國家承認。

即便中國當局並沒有打算讓流亡政權直接統治瓜地馬拉,但是在過渡時期,流亡政權仍然是合法的代言人。

只是,缺少了遊擊隊的支援,流亡政權在瓜地馬拉根本站不住腳跟。

更重要的是,軍人獨裁政府還沒有被推翻,大半個瓜地馬拉依然在卡斯楚家族的掌控之中,而中國出兵的理由就是推翻卡斯楚家族的軍人獨裁統治,結束在瓜地馬拉已經持續了十多年的戰亂與人道主義災難。也就是說,在推翻卡斯楚家族的獨裁統治之前,中國沒有理由在瓜地馬拉樹立另外一個敵人。

結果就是,必須撮合遊擊隊與流亡政權,組建一個聯合臨時政府。

顯然,這是一項艱苦卓絕的工作,需要的是政治智慧,而不是軍事手段。

軍隊只能贏得戰場上的戰爭,而不能贏得所有勝利。某些勝利,必須透過戰爭之外的方式才能獲取。

流亡政權與遊擊隊的談判持續到八月底,才有了初步結果。

這就是,臨時政府將設定十一個部長席位,遊擊隊獲得七席、流亡政權獲得四席,而臨時政府所做出的任何決定都需要獲得三分之二以上部長的支援,也就是說,流亡政權擁有否決權。

當然,這不是關鍵。

真正的關鍵是臨時政府首腦人選。

這個位置,給了流亡政權。

為了安撫遊擊隊,姜子豪不但給了遊擊隊更多的部長席位,還鄭重承諾,只要中國軍隊仍然駐紮在瓜地馬拉,只要卡斯楚家族沒有被推翻,那麼坐在臨時政府總理位置上的任何人都只是傀儡。

顯然,遊擊隊接納了這個條件。

由此可見,遊擊隊與流亡政權的矛盾有多麼尖銳。

當然,姜子豪的承諾也是現實,即在瓜地馬拉舉行全民大選、組建民主政府之前,這個國家的實際統治者都是中國軍隊。

也許,在大選之後,這個局面仍然不會改變。

八月三十一日,遊擊隊代表與流亡政權代表在姜子豪的監督下,簽署了成立臨時政權的協議書。

十天後,也就是九月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