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67頁

這樣的戰鬥。在接下來的幾天裡都在上演。

可惜的是,直到十二月三十日,中國軍隊的指揮官才意識到。敵人的目的不是攻佔哈拉帕,而是要消滅那些離開營壘、趕往哈拉帕的軍隊。也就是說,如果把部署在附近的部隊派往哈拉帕,就是在讓這些部隊的軍人去送死。

問題是,到這個時候,哈拉帕附近已經沒有中國軍隊了。

中國陸軍不得不改變戰術,把地面增援改成空中增援,即利用直升機向哈拉帕送去作戰部隊,甚至空投了大量作戰物資。

只是,這一切都來得太晚了。

一九六八年一月一日,瓜地馬拉政府軍對哈拉帕發起總攻,在二十四小時內投入了差不多六千兵力。

當時,守衛哈拉帕的中國軍人還不到六百。

十倍的兵力優勢,彌補了瓜地馬拉政府軍在火力上的缺陷。此外,瓜地馬拉政府軍還在進攻中動用了數十門火炮以及更多的大口徑迫擊炮,確保能夠為主要的進攻方向提供足夠多的火力壓制。

戰鬥持續到二日上午,中國陸軍的指揮官不得不承認,已經守不住哈拉帕了。

當天上午,中國陸軍採取了這次戰役中的最後一次行動,即用直升機把倖存的官兵從哈拉帕撤出來。

撤退行動在中午結束,瓜地馬拉政府軍在傍晚之前佔領了哈拉帕。

這是自開戰以來,中國軍隊丟掉的第一座城市,哪怕哈拉帕的規模最算得上城鎮。

在這場戰役中,中國陸軍總共有一千二百六十七名官兵陣亡、三千四百五十八名官兵受傷、一百三十六名官兵失蹤。雖然瓜地馬拉政府軍付出的代價更加慘重,即便是軍人獨裁政府公佈的資料,也承認有超過六千名官兵陣亡,上萬人負傷,而中國軍隊公佈的資料是擊斃了一萬三千餘名政府軍官兵,但是從任何一個角度來看,這都是中國軍隊在瓜地馬拉遭遇的一場慘重失敗,而且不僅僅是軍事上的失敗。

北京時間,一月一日傍晚。

收到總參謀部發來的訊息時,席存瑞就知道,他之前抱的任何希望都落空了,中國軍隊在哈拉帕的失敗已經成為不折不扣的事實。

席存瑞在乎的不是有多少軍人傷亡。

戰爭中肯定有傷亡,誰也不能消除傷亡。

再說了,打了一年,中國軍隊遭受的傷亡並不小,已有近萬名官兵陣亡,受傷的官兵更是多達數萬人。

顯然,軍隊遭受的傷亡已經遠遠超過預期,而戰爭還遠看不到盡頭。

席存瑞在乎的是這場戰役所造成的影響,即這是中國軍隊在這場戰爭,甚至可以說是在大戰之後輸掉第一場戰役。

這次慘痛的失敗,只會讓人懷疑中國軍隊的戰鬥力,從而懷疑中國的國力。

席存瑞想到了停戰,可他知道這是很不現實的事情。要知道,如果中國在作戰失利之後停戰,就只能讓更多的人懷疑中國的實力,從而對中國的國際威望,乃至國際影響力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

不能停戰,那就得繼續打下去。

晚上八點,國防部長、外交部長與四名參謀長來到總統府。

要繼續打下去,就需要一個能夠取得勝利的辦法。

顯然,這不是席存瑞的職責,而是四名參謀長,或者說是擔任參謀長會議主席的陸軍參謀長的職責。

必須承認,杜傑生的壓力更大。

參謀長會議主席是輪值的,而每一名參謀長只能擔任兩年,所以到一九六八年底,杜傑生就得讓位。接替他出任參謀長會議主席的將是空軍參謀長,也就是羅樹人。如果杜傑生在自己的任期內搞砸了,那麼羅樹人在上任之後,肯定會打壓陸軍,甚至有可能藉此機會吞併空降兵。

更讓杜傑生感到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