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69頁

如果說工業是基礎,那麼科技就是工業的基礎。

對此,任何一名政治家都有著極為清楚的認識。

說白了,在人口總量有限、也就是勞動力有限,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提高工業總產量的唯一辦法就是提高工業生產效率,而要提高工業生產效率就得提高科技水平,因此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科技都極為重要。

對中國來說,也不例外。

雖然在人口規模、資源總量上,中國遠遠超過了德意志第二帝國。在一九七零年,中國的人口總量超過五億,而德意志第二帝國僅有一億,中國的國土面積是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十倍,本土的石油、煤炭、鐵礦石等等資源更是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數十倍。如果算上海外資源的話,差距就更加明顯了。但是這些優勢並不足以讓中國穩cāo勝券,因為龐大的人口規模也意味著巨大的社會消耗。更重要的是,這僅僅是中國更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對比,如果以集團做對比的話,優勢就沒有這麼明顯了。

中國的核心集團為東亞與東南亞,包括朝鮮半島、

ì本、琉球王國、以及東南亞地區的所有國家。而中國自身在核心集團中佔的比重在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八十之間。比如,中國的人口數量佔比為百分之六十八,國土面積佔比為百分之七十四。重要戰略資源佔比在百分之六十到八十之間。

相比之下,德意志第二帝國在其核心集團中佔的比重就低得多了。

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核心集團為歐洲大陸,包括北歐的挪威、東歐的俄國、南歐的希臘與巴爾幹半島地區、西歐從荷蘭到西班牙、以及中歐的波蘭等國。而德意志第二帝國自身在核心集團中佔的比重在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四十之間,比如其經濟總量,僅佔核心集團的百分之三十七。

以集團對抗的話,中國的優勢還不到一倍。

顯然,這個優勢並不足以讓中國高枕無憂。

別忘了,中國是世界頭號強國,勢力範圍遍佈全球,在世界各地擁有上千處軍事基地與數十個盟國、以及友好國家。德意志第二帝國只是地區性大國,其主要勢力範圍就在歐洲大陸附近。

這就意味著,為了維持霸權。中國的消耗量比德意志第二低估高得多。

冷戰爆發後,就有學者提出,中國要想維持霸主地位,綜合國力必須超過德意志第二帝國兩倍。

也就是說,只要低於這個限度。那麼中國的霸權地位就會受到挑戰。

當然,這個論斷並不完全準確。

只有一點可以肯定,保住霸權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這也印證了一句老話,即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

戰後,中國面對的。正是&ldo;守江山&rdo;的問題。透過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的霸權地位已經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承認,即便是德意志第二帝國,也不得不承認,只有中國具備全球影響力。

維持這個地位,意味著中國需要擁有巨大的優勢。

能夠給中國帶來這個優勢的,也就只有科學技術了。

正是如此,中國的歷屆zhèng

府都極為重視科學技術,甚至專門成立了科技部。此外,中國民間也極為重視科學技術,除了企業重視科研投資之外,一些有識之士也在積極鼓勵科技發展。

比如,在大戰期間依靠生產特種刀具發家的江名海在一九五四年去世的時候,沒有把萬貫家產留給他的子女,而是把名下所有產業交給了一家信託基金,建立了&ldo;江氏科學技術發展與進步獎&rdo;,用每年的收益來獎勵在物理、化學、醫學、生物工程、數學、社會科學與經濟學領域做出重大貢獻的科學家,並且為這些領域的重大科研專案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