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37頁

顯然,這個發展方向是個死衚衕。

在六零年代末,中國空軍就意識到,透過提高速度與高度根本不可能解決轟炸機在突防中遇到的問題。

說白了,防空飛彈的速度與射高的提升速度更快。

有趣的是,在六零年代,中國空軍並沒有停止研製新式轟炸機的工作,而且同樣把重點放在了高度與速度上。

到了七零年代。中國空軍開始大規模宣揚速度與高度制勝論。

當時,中國空軍透過新聞媒體宣稱。正在研製一種具備三倍音速、飛行高度超過三萬米的&ldo;雙三&rdo;轟炸機。

顯然,這很容易讓外界聯想到中國空軍正在研製的新式轟炸機,即後來的h-82。

問題是,這肯定是專門針對德意志第二帝國的虛假宣傳。要知道,h-82的最初效能指標也不過是&ldo;雙二點五&rdo;,即最高二點五馬赫的飛行速度與二萬五千米的升限,而不是宣揚的&ldo;雙三&rdo;標準。

千萬不要小看這零點五的差距。

在研製階段,中國的航空工程師就發現,提高飛行速度,將不可避免的遇到一個跟音障類似的障礙。即熱障。

這就是。當飛行器的速度達到某個臨界值的時候,氣動加熱產生的溫度就將超過飛機結構材料的臨界溫度。也就是說,如果繼續提高飛行速度,那麼氣動加熱產生的溫度就將破壞機體的結構強度。為瞭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使用更加耐熱的材料。而這勢必會提高飛機的結構重量,從而降低飛行效能。

當時,中國的航空工程師已經對熱障有了較為全面的瞭解。

這就是,中國空軍在研製高速偵察機的時候就遇到了熱障,而解決辦法是在機體結構中大量採用鈦合金。中國空軍研製的zz-17戰略偵察機,鈦合金的用量佔到了機體基本重量的百分之五十四!結果就是,這種原本做為戰略偵察機與大型截擊機研製的戰機,其價格高得連中國空軍都無法大規模採購,並且不得不砍掉截擊機專案。使其成為了一種純粹的戰略偵察機,且裝備數量不過三十三架。

在只有幾十噸重的偵察機上大量使用鈦合金不是大問題,可是要在數百噸的轟炸機上大量使用鈦合金,那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要知道,鈦合金比鋁合金昂貴得多。

受生產工藝限制,鈦合金在七零年代的價格是鋁合金的三十多倍。因此用鈦合金製造的轟炸機,其價格是用鋁合金製造的轟炸機的十倍以上。

當時,中國空軍算了一筆帳。如果用鈦合金製造一架h-82的話,其價格將高達五十億華元。

顯然,這樣的轟炸機,根本就沒有存在的必要性。

再說了,就算轟炸機達到了&ldo;雙三&rdo;標準,在七零年代所向披靡,也肯定會在八零年代遇到效能更加強悍的防空飛彈。

受這些因素影響,中國空軍毫不猶豫的廢棄了高空高速轟炸機專案。

眾所周知,在此之後,中國空軍把重點轉向了隱身效能,即希望透過實現雷達隱身來提高轟炸機的作戰生存能力。

只是,中國空軍沒有取消h-82專案。

從事後的發展來看,中國空軍保留了h-82專案,並且在一九八八年開始採購這種存在價值並不大的轟炸機,與德軍的新式轟炸機專案有很大的關係,即h-82的存在,能夠迫使德軍在新式轟炸機專案上投入更多的資金,而且h-82的效能取捨,必然會對德軍轟炸機的發展產生影響。

事實也確實如此。

為了掩蓋h-1a專案,即正在研製的隱身轟炸機,中國空軍一直在高調宣揚h-82專案的效能先進性,特別是其高空高速效能。此外,中方還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