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87頁

在叢林裡,能夠發揮作用的是步兵,而不是裝甲兵。

雖然大戰期間,中國軍隊在西南太平洋的島嶼爭奪戰中,已經證明即便是叢林戰。裝甲力量也很重要。在攻打瓜達爾卡納爾島的戰鬥中,裝甲部隊就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不然陸戰隊需要花更多的時間、付出更大的代價才能攻佔這座至關重要的島嶼。但是在叢林戰中,裝甲部隊是不可能叢集作戰的,坦克戰車只能分散配屬給步兵部隊,充當流動火力點,或者是防禦支承點。

在叢林裡面。根本不可能像在平原上那樣使用裝甲力量。

更要命的是,即便是步兵,一次戰鬥的投入規模都不會很大。也很難把步兵集中起來發起攻擊。

在叢林戰中,步兵一般是以連為單位作戰,有的時候甚至以班排為基本戰鬥單位。

如果考慮到敵人的戰鬥方式。這個問題就更加突出了。

要知道,瓜地馬拉政府軍根本不可能在正面交戰中擊敗中國軍隊,甚至沒有與中國軍隊正面交戰的機會。原因很簡單,中國軍隊強大的空中打擊力量,能夠讓所有集結行動的瓜地馬拉政府軍在遇到對手之前就被擊潰。除非瓜地馬拉政府軍的指揮官犯傻,不然就絕對不會跟中國軍隊正面交戰。

顯然,瓜地馬拉政府軍唯一可用的戰術就是化整為零,跟中國軍隊打遊擊戰。

雖然在中國軍隊到來之前,瓜地馬拉政府軍的主要敵人就是反政府遊擊隊,其主要作戰方式是反遊擊戰。而不是遊擊戰,但是這兩種作戰方式本身沒有太大的區別,而且瓜地馬拉政府軍也曾經打過遊擊戰,而且堅持了好幾年。這就是,在墨西哥政府為卡斯楚提供支援之前。現在的瓜地馬拉政府軍就是反政府遊擊隊,而現在躲在叢林裡的反政府遊擊隊就是當年的政府軍。

強敵當前,瓜地馬拉政府軍別無選擇,只能退入叢林跟中國軍隊打遊擊戰。

這樣一來,中國軍隊在瓜地馬拉的主要作戰方式就是對付反遊擊戰,而這從根本上限制了中國軍隊的兵力使用。

要知道。對付遊擊隊,關鍵不在動用的兵力多少。

在大戰期間,中國軍隊有著很豐富的反遊擊戰經驗。

比如在佔領日本本土,特別是佔領本州島之後,中國軍隊就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面得面對日本遊擊隊。後來在攻佔美國本土之後,中國軍隊也遇到了遊擊戰的麻煩,很多部隊都被派去對付美國遊擊隊。

雖然在大規模的掃蕩與清剿行動中,需要投入很多兵力,但是絕大部分時候,對付遊擊隊的部隊都不需要太大的規模,而且作戰方式也不同於正規交戰,更多的時候是動用小股部隊。

顯然,這極大的增加了作戰難度。

更重要的是,遊擊戰本身就有持續時間長的特點,因此反遊擊戰要想取得成功,也需要足夠多的時間。

在作戰方案獲得透過之後,景虎專門寫了一份與作戰行動有關的報告,並且在登陸作戰開始之前提交到了參謀長會議上,還把副本送到了總統府,希望總參謀部與總統府都能夠重視他提到的問題。

可惜的是,當時沒有人把景虎提出的問題放在眼裡。

席存瑞沒什麼好說的,他是文職總統,而且沒有一點軍事常識。景虎的這份報告在總參謀部受到忽視,就很不正常了。

要知道,景虎提出的都是一些非常現實的問題,而且是肯定會遇到的問題。

不管怎麼說,當時所有人都很樂觀,連景虎都不例外,只是景虎並不認為這場戰爭能夠輕易取勝。

在樂觀主義的矇蔽下,沒有人注意到那些客觀存在的問題。

四月八日,總參謀部正式向前線部隊下達了作戰命令。

登陸行動預定在四月十一日開始,如果天氣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