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93頁

如果選擇前者,一切都將塵埃落定。

選擇後者的話,席存瑞將面對更多的考驗。首先就是,國民議會有權重新對遭到總統否決的議案進行表決。當然,總統有權連續三次使用否決權。問題是,在連續動用三次否決權之後,如果國民議會依然堅持透過遭到否決的議案,就將自動啟動彈劾程式,而且對議案的最終表決,就是對總統的信任表決。按照中國的法律,只要國民議會堅持原有的表決,總統就將遭到彈劾。

席存瑞非常清楚,如果他選擇後者,遭到彈劾的可能性非常大。

顯然,於己於國,席存瑞都不想遭到彈劾。原因就是,在他被彈劾之後,不會立即進行大選,按照法律規定,將由副總統接替。當初,為了在選舉中獲得更多的支援,特別是團結黨內的軍方勢力,席存瑞選擇的搭檔是一位退役將領。這就意味著,即便他犧牲一切,依然不可能改變最終的結局。

正是如此,席存瑞不可能犧牲一切。

當然,這並不表示席存瑞不能動用總統的否決權。

十一月七日,席存瑞駁回了國民議會的決議,動用總統否決權,要求國民議會對議案進行修改與再次表決。

此舉,只為他爭取到了半個月的時間。

可惜的是,安理會沒有能夠在這半個月內做出對中國有利的決議,與希臘、土耳其的雙邊談判並沒取得進展。

十一月十五日,國民議會再次發起表決。

雖然議案做了修改,比如把出兵的目的由在瓜地馬拉建立民主政權,改成了終止人道主義災難,但是最核心的東西並沒改變,即中國仍然得採取軍事行動,而且行動範圍是整個瓜地馬拉。

這次,席存瑞依然動用了總統的否決權。

只是,這也是他最後的努力了。

如果他第三次動用否決權,國民議會將自動發起彈劾案,而任何人都不相信席存瑞能夠得到信任。

所幸的是,席存瑞做的努力,在這個時候得到了回報。

這就是,國民議會再次進行表決之前,議案的內容做了決定性的改變,即把軍事行動的範圍縮小到了瓜地馬拉區域性地區,即把瓜地馬拉北部的佩騰省排除在外,軍事行動的最終目的是奪取瓜地馬拉城,組建民主政權。

十二月六日,獲得表決透過的議案送到了席存瑞手上。

這次,席存瑞沒有立即做出決定。

當天下午,他離開了總統府,在一名秘書與兩名警衛的陪同下,去了密雲的軍隊高階療養院。

當然,這不是什麼秘密。

更重要的是,絕大部分人都相信席存瑞不會拿自己的政治生命冒險,而且這樣的冒險毫無價值。

白了,如果席存瑞不把自己當一回事,他也將變得無足輕重。

這個時候,席存瑞根本沒有選擇的餘地。

當時,中國的所有新聞媒體在報導的時候,都提到了一點,即席存瑞透過第三次否決議案啟動了彈劾總統的程式之後,副總統接任的可能性有多大,以及副總統會不會繼續否決議案。

在社論中,各大新聞媒體都認為,席存瑞第三次動用總統否決權,無異於自掘墳墓。

更重要的是,有著強烈軍方背景,而且在對外態度上一向強硬的副總統,絕對不是席存瑞那樣的政治家。

也就是說,席存瑞即便不顧自身利益,也不過是讓國民議會在年底進行第四次表決。

席存瑞的自我犧牲,無外乎讓戰爭到來的時間延遲了半個月。

這有什麼價值?

可以說,即便是真正的和平主義者也相信,席存瑞為這半個月所做的犧牲,根本是得不償失。

要知道,這要席存瑞還是總統,他就有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