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96頁

海軍首先發力,也算得上的戰後的傳統。

大戰結束之後,海軍一直是中國進行戰略擴張的急先鋒,也是中國國家利益的主要捍衛者。可以說,只要遇到突發事件,特別是對中國國家利益構成了威脅的嚴重事件。國家領導人首先問的就是&ldo;我們的艦隊在哪&rdo;。在戰後的所有熱點事件中,最先到達、最先完成戰鬥部署的都是艦隊。

十九日下午。也就是艦載航空兵轟炸了瓜地馬拉城之後不到四個小時,中國國防部公佈了針對瓜地馬拉的軍事封鎖與禁運區域,整個瓜地馬拉都在受封鎖範圍之內,而且其海岸線向外延伸二十四海里為禁運區。任何進入禁運區的船隻與飛機,必須首先向中國外交機構進行申報,提交貨物清單,再按照中國軍方規定的航線前往規定的港口。而任何違反禁運政策的船隻與飛機都將遭到攔截。

只是,中國軍方的封鎖行動,沒能對墨西哥產生影響。

也就是說。意義並不是很大。

要知道,瓜地馬拉軍人獨裁政權的主要支持者就是墨西哥當局,而且墨西哥與瓜地馬拉接壤,由墨西哥運入瓜地馬拉的武器裝備根本不需要走海路,而中國軍隊顯然無法封鎖墨危邊境。

當然,發布禁令,等於表明了立場。

接下來的三天,擔當主角的依然是中國海軍。

雖然在大戰結束之後,中國海軍進行了大規模裁軍,艦隊規模幾乎縮小了一半,但是依然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在太平洋方向上,中國海軍只保留了兩支艦隊,即面向西難太平洋的第五艦隊、以及面向東太平洋的第三艦隊。因為澳大利亞與紐西蘭在戰後均建立了親華政權,而且這兩個國家的主體是不列顛後裔,而英國在戰後與中國的關係極為密切,所以澳大利亞、紐西蘭跟中國的關係也非常密切。此外,在經濟層面上,澳大利亞與紐西蘭在戰後進行重建,主要是透過出口原料來獲取資金,而中國正是這兩個國家的頭號貿易國,中國龐大的國內市場,為這兩個國家的產業提供了足夠的發展空間,因此澳大利亞與紐西蘭也不可能跟中國為敵。正是如此,第五艦隊的規模非常有限,僅保留了三艘艦隊航母,其他戰艦也不到三十艘。

也就是說,在太平洋方向上,真正的主力是第三艦隊。

此外,第三艦隊獲得新式裝備的優先權也在第五艦隊之上。

當時,第三艦隊編內有三支戰鬥艦隊,總共擁有九艘艦隊航母,平常編成了九支航母戰鬥群。這九艘航母中,只有三艘是在大戰期間建造的&ldo;明成祖&rdo;級,另外六艘都是在戰後建造的大型航母,包括在一九六四年才建成服役的&ldo;中華&rdo;號,也就是世界上第一艘大型核動力航母。

可以說,單論戰鬥力,第三艦隊超過了其他任何一個國家的海軍總體戰鬥力。

用後來的評價來說,第三艦隊就能單獨打敗一個中型國家。

顯然,用第三艦隊去對付瓜地馬拉這個小國,簡直是殺雞用牛刀。

當時,第三艦隊參戰的有兩支航母戰鬥群,總共動用了六艘艦隊航母,擁有五百多架艦載機,其中有大約四百架戰鬥機與攻擊機,而瓜地馬拉空軍總共還不到一萬人,只有不到一百架飛機,主力戰鬥機是十多架三年前從墨西哥獲得的&ldo;吸血鬼&rdo;式噴氣戰鬥機,而數量最多的是四十多架活塞式戰鬥機。

顯然,瓜地馬拉的空中力量根本不值一提。

在前四天的戰鬥中,瓜地馬拉空軍根本沒有進行抵抗,甚至沒有派遣戰鬥機升空,反而趁中國空軍轟炸間隙,讓大部分戰鬥機飛往墨西哥避難,其中就包括那十多架勉強能夠與中國戰機抗衡的&ldo;吸血鬼&rdo;式戰鬥機。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算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