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92部分

外的勢力支撐,將來未嘗不能東山再起。

“儒教?三爺,您不是在遏制儒教嗎?為何要讓咱們的人去海外做這個事情呢?難道要借鑑洋夷的法子,在海外謀興替?”

自家三爺可是不尊儒教的,如今來了這麼一出,實在是出人意料之外,這事兒不問明白了,丁泰辰這邊的許多事情都不好做。

“非也!拉攏附屬而已!泰辰,洋夷海外傳教,你是怎麼看的?”

說這話,也不是白費,如今楊家對外的掌舵人就是丁泰辰,有些東西,楊猛也該給他透露一些了,被動的英吉利勢必是要反擊的,將來大戰一起。自己或許就不會想這些了。

“拉攏當地百姓便於他們經商而已!”

對此丁泰辰不是很在意。洋教也就那麼回事兒了。與佛道兩家沒什麼本質的不同,這東西在他看來沒多大用。

“淺薄!泰辰你說,咱們的五國船廠是幹什麼的?”

楊猛斥了丁泰辰一句之後,也不解釋,只是問起了五國船廠的事情。

“三爺不是說要下百年棋嗎?難道洋夷與咱們的謀算一樣,想要藉助洋教下百年之棋?”

丁泰辰知道這是三爺要指點自己了,順著三爺的思路,他也說出了一個看法。對於這看法的見解有多深,恐怕就有些拿不出手了。

“參看西北之局勢,想必那個教派的教義,泰辰你是清楚的吧?佛道二教已現頹勢,雖說朝廷依舊崇佛,但除了藏邊,大清地界的佛教,對人能有多大的束縛力呢?

未來世界之格局,表面上是幾國爭鋒,但根子裡卻是三教爭鋒。咱們的儒教、洋夷的洋教,還有一個就是自大清西北一路向西。直至大海的教派。

東南亞有許多的蘇丹,非洲、西亞也是這樣,還有一個土耳其,這就是他們的勢力;至於洋教,歐洲、美洲、澳洲再加一個亞洲;其他地方都是一教獨尊的,唯有咱們所處的這個大洲,是數教並立的。

歐亞交界之處,是兩教爭鋒,而咱們的大清,現在就有些三教爭鋒的勢頭了,若比較包容的能力,儒教和洋教不相上下。

對歐美來說,洋教更適合一些,對於澳洲、美洲、非洲這三大洲來說,我認為儒教的作用更大,咱們包括這三大洲的民眾,在歐美人看來就是土著。

咱們這個土著是有儒教的,大唐、大元到如今的大清,胡人血脈不少吧?如今怎樣?大清還不是屈服於儒教了?

澳洲、美洲、非洲的許多土著說實話,那日子過得還不如咱們呢!要拉攏百姓,最好的手段無非衣食住行四字,小富即安、豐衣足食,不正是儒教拉攏百姓的手段嗎?相比於洋教,儒教更適合這三大洲的民眾。

儒教不分三六九等,不分信眾與否,在這上面,儒教有先天的優勢,如今杜文秀在西北的做的,就是借屍還魂之舉,將來的西北,只是儒教的一個分支而已,同宗同教,將來還會頻頻暴亂?還會兵戈相向嗎?”

楊猛說的這些,超出了丁泰辰的理解範疇,丁泰辰是讀過書、讀過史的,雖說史書之中有佛道爭鋒的記載,可這些東西在華夏這片土地上,大多還是在民間進行的,上升到戰爭層面,也只有在大唐和五代的時候有所記載,並不是十分的突出,想讓丁泰辰在短時間之內理解教派征伐,並不容易。

在儒教的陰影之下,佛道二宗,也只能選擇依存關係,藏邊倒是個不錯的案例,但相對於這片遼闊的國土,藏邊只是極不顯眼的一隅而已。

“三爺,這教派之爭,不過是民間的而已!到了國與國之間,教派不過是小道!”

太多東西不明白了,丁泰辰也不能繼續裝蒜了,只能依著自己的理解,提出了觀點。

“錯了!教派是國家存在的基礎,泰辰,為何有漢人吶?你來說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