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歲五歲,都身穿紅衣服,跑得最歡,留下一串笑。
看到孩子們的背影,我又想起了我那篇文章——美國孩子的母親為什麼這麼殘忍?三月初就開了頭,但一直沒有完成,那篇也是關於小孩子的。開頭是這樣的:對不起,“殘忍”這兩個字,是從我這個中國人的眼光來看的。十多年前剛到美國時,一看到美國孩子的母親那麼對待她們的小孩子,連我都感覺太殘忍了。要知道啊,我可一直認為自己是條硬漢啊。
在《中美兩國的衝突從哪裡開始》這篇文章裡,我講到了我的英文老師勞拉的故事,她剛剛學走路的孩子跌倒了,哭了,她居然不讓我去把小孩子扶起來,還說,範,不要擔心,不會摔壞的。讓她自己站起來。她會站起來的。
話是這麼說,可她的眼睛還是盯著自己的小女兒,但目光不是驚慌,而是信任,她對孩子說,起來,我親愛的小寶貝,起來。你能夠做到,媽媽相信,你能夠做到。果然,在母親充滿愛和鼓勵的目光中,那個小女孩哭了還不到三四聲,就爬起來了。這時,勞拉又大聲喊:好女孩,你做到了!我剛說過,你能夠做到。
母親說,孩子,你能夠做到!直到有一天孩子高興地說,媽媽,我做到了。
那一次,我想起了自己以往常常看到的一幅標準圖畫,畫面上是一箇中國的母親和她的孩子。孩子也是跌倒了,也是哭了。母親一個箭步衝上去,馬上抱起孩子,焦急地問,孩子,哪兒摔壞了,快告訴媽媽。沒有事吧?疼不?孩子哭得更厲害了。母親安慰:哦,好寶寶,乖,乖,別哭了,咱不玩了,媽一會兒給你好東西吃。有時候,母親還會戲劇性地打一下絆倒孩子的東西,或者乾脆就打地,一邊打,一邊說,我看你還敢不敢絆倒寶寶了。乖乖,別哭了,看媽媽都打它了。
在孩子輕輕跌了一跤時,兩個母親,一個送出了鼓勵的目光,讓孩子自己站起來;一個伸出了堅實的大手,幫助孩子站起來,也許,中國人與美國人的不同,就是從這裡開始的。
當然不這麼簡單。那還有什麼呢?我的文章寫到這裡斷了,今天有空,我繼續想。
半個來小時後,我們走到了森林保護區中的一個遊樂場,那裡面豎立著幾個小孩子玩的器具如鞦韆一類的,四周是草坪。草坪上有許多兔子糞。去年秋天時,看到好幾只兔子在這裡跑來跑去,也不怎麼怕人,小孩子玩,兔子有時還看一會兒。
沒有人照看遊樂場,大家隨便玩。
這個保護區內,有好幾個這樣的小遊樂場,遊樂場旁邊都有一個飲水處和一個公共廁所。對了,我還忘記說了,到森林保護區來玩是不用交錢的,直接開車進來。
小孩子們玩得很高興。我走到了遊樂場旁邊的停車場,在漫步中繼續思考我的問題。想著想著,我更明確了,主要的責任其實不在父母,而在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身上,他們太慣孫子孫女外孫外孫女了。也許是由於隔了一輩人的關係,他們疼孫子,但不管孫子,甚至不讓孩子的父母管孩子。
母親這樣對待孩子殘忍嗎(2)
多年前,一個與美國人結婚的臺灣女子告訴我,說她在公公的家中管自己的孩子,他的公公和婆婆從來都不吱聲,就像沒看見一樣。他們認為,怎麼管教孩子,是父母的責任,父母有權利按照自己的方法和觀念教育孩子,爺爺奶奶不應該說三道四。相反地,回到了臺灣,就遇到麻煩了,當她當著自己的父母管教孩子時,父母跟她急了,要拼命。
她還說,不僅美國的爺爺奶奶們不大插手孫子輩的教育,就連七大姑八大姨也不插嘴。當然了,他們也不幫帶孫子。
許多來美國留學的大陸學生,一生下孩子後,就把老人找來了,幫助帶孩子,一帶就是一年半載。有的乾脆把小孩子送回大陸。
對,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