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還是可以的。
“小野說的是,是吾有些鼠目寸光了,吾輩自不該就此墮落,應該逆流而上才是。”蔡邕說道。
張野生怕蔡邕說出回到中原的話,當即道:“先生此言甚是,正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似先生這般大才,更是該留有有用之身,方能不負皇恩。”
蔡邕點頭欣喜道:“正是,吾輩不該就此沉默。”
張野見差不多了,於是才說道:“吾雖為蠻族首領,實則為漢人,更是我大漢邊民,如今大漢有難我自該鼎力相助,奈何吾勢單力薄,而蠻族更是被人視為異類,蠻古不開化,還望先生助我。”
蔡邕此刻被張野說的血脈沸騰,現在的他腦子裡滿腦子都是報國恩,掃平董卓一黨。
照張野所說,只要有人振臂一呼,到時後天下諸侯自然會出兵擒王,然後朝中大臣作為內應,想必破了董卓救出天子大有可為。
蔡邕當即就說道:“小野既有大志,老夫自該幫忙,奈何老夫空有一腔熱血,卻不知如何才能幫到小野。”
張野道:“先生客氣,先生大儒之名名揚海內,何不在這火溶洞辦一書院,教導我蠻族人讀書識字,我族人有了知識,自然不會再像以前那樣野蠻,而到時後中原只要有人振臂一呼,族人想必會爭先響應。”
“先生之功,實在是功在社稷。”
蔡邕沉默著,他腦中也在想著張野言語的可行性,目前他被貶到南蠻也無事可做,按照張野說的,辦一個書院也無所謂。
正好可以教導蠻人讀書識字,這樣也算是幫助這些人融入漢人的生活,促進漢蠻大融合,而且還可以趁機灌輸這些人忠君愛國的思想。
就像是張野說的那樣,只有到時後有人在中原振臂一呼,他這邊在一響應,肯定是很多的蠻人同意出兵。
能夠來學院學習的都是些什麼人?不用想蔡邕都能夠知道,這個東西需要一步步的來,首先學習的一批人肯定是各個部落首領的兒子,或者是蠻族中有頭有臉的人物。
到時後這些人都得對他行師禮,如果他想要出兵,這些人敢不盡力?
於是蔡邕說道:“如此甚好,地址和學院還需要小野費心。”
張野見到蔡邕在那猶豫,就知道事情大有可為,現在聽到蔡邕答應,心中更是大喜,當即就道:“先生此舉真是功在社稷,吾代表南蠻二十八洞十幾萬人謝過先生。”
張野說完又跟蔡邕商量了一下選址還有所建書院的大小,做完這些之後,二人皆大歡喜。
看著在旁邊不停思考著什麼的蔡文姬,張野突然道:“小姐有沒有興趣同為書院的老師?小姐的琴聲如此優美,如果能夠交給這些蠻族的女子,同樣是大功一件。”
蔡文姬看著張野,又看看蔡邕道:“我可以麼?”
大漢制度森嚴,女子一般都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現在要蔡琰拋頭露面做教書先生,蔡琰心中雖然欣喜,但是卻覺得有些違背禮法,自然的看向蔡邕。
張野卻首先鼓勵道:“達者為先,小姐琴聲怡人,作為先生有何不可?何況只是教導蠻人女子,並不與男子接觸。”
見蔡琰頗為意動,蔡邕點頭營運道:“如此也無妨,反正我們如今在這南蠻地區,也不必完全按照禮法。”
見張野鼓勵的眼神,蔡琰當即大喜道:“爹爹做主便是。”
張野見蔡琰答應,心中大喜,說是隻教導女子,他如果想要聽琴的話,自然可以去旁聽的,身為帝尊,誰敢把他給趕出來?
事成之後,張野跟蔡邕和蔡琰二人又交談了幾句,便提出告辭了,他必須要快點著手把這件事給落實了。
書院就建到山谷之中,這樣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把蔡邕和蔡琰二人的居所給遷到山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