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氏,李紈,鳳姐等捧羹把盞。
黛玉與迎春三姐妹,寶釵四人坐了一席。寶玉與林甫一席,黛玉瞧著尤氏等人暗自忖度道:“在古代媳婦都是伺候長輩的命,有筵席還不得入坐,果然還是不如現代。”
元春又命筆硯伺候,親筆對自己喜歡的地方賜名,如上世一樣,題其園名為“大觀園”,“有鳳來儀”賜名為“瀟湘館”。“紅香綠玉”賜名為“”,“蘅芷清芬”賜名為“蘅蕪苑”,“杏簾在望”賜名為“浣葛山莊”。。。。。。
寫畢命黛玉等人各題一匾一詩,又命寶玉林甫為瀟湘館蘅蕪苑浣葛山莊四處各賦五言律一首。
黛玉自不用多說。揮筆而就,便看向寶玉,見他下筆如有神,刷刷的已經寫了一首了,不由好奇的走了過去,在他身邊觀看。
寶玉見她過來,便低聲問道:“剛才你在瀟湘館那裡怎麼了?”黛玉聞言一怔,而後笑道:“沒什麼,只是想起林妹妹在那個地方香消玉殞,覺得傷感而已。”
寶玉笑道:“如今林妹妹好端端的站在我面前,哪裡又來的香消玉殞?”
黛玉一愣,爾後反應過來,寶玉這也算是變相的安慰她,便道:“趕緊寫你的詩,哪裡來的這麼多話。”又細看寶玉寫的詩作,不由啞然失笑,這不是上世寶玉寫的詩嘛!
寶玉一笑,不再說話,只是揮筆繼續將腦海中的詩作抄下來。
寶釵也早寫畢,見黛玉站在寶玉先是滿臉驚訝,後是帶了笑意,忍不住也走了過去看了。
此時寶玉已然寫到第三首,黛玉繼續在一旁觀看,見第三首其中“綠蠟春猶在”不由心一動,這不是寶釵教他將“綠玉春猶在”改成的?不由好笑,這世他自個填上了,不用寶釵教了,不由眼神古怪的看了寶釵一眼,這“一字師”是做不了了。
寶釵見她眼神古怪,心內雖好奇卻也不好多問。只見寶玉第四首“杏簾在望”已然出來,
“杏簾招客飲,在望有山莊。菱荇鵝兒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韭綠,十里稻花香。盛世無飢餒,何須耕織忙。”
寶釵口內不由叫好,黛玉卻笑出聲來,寶釵奇道:“林妹妹笑什麼?難道不好嗎?”
黛玉當然不是因為這個笑,而是這首律卻是她上世所作,如今被寶玉堂而皇之的當作自己的詩作寫出來,不覺失笑而已。
寶玉也知黛玉在笑在什麼,恍若未聞,臉皮奇厚的收了筆,見林甫還未做完,便同黛玉過去看了,見其已寫至第四首了,不由心內吃驚,這林弟弟也是不凡。寶玉是腦海裡自然而有的,完全是抄寫上世之作,相當於抄四首律而已。而林甫則完全靠自己,真是才思敏捷,又細讀其作,竟比之黛玉的都不差,不由暗暗佩服,這林家一家都不簡單。
黛玉在旁看了也心內高興,不負她自小教授之苦心。
元春先看寶玉的,心內喜歡,道:“果然進益了,且以這首‘杏簾在望’為首。”又因為這首律將“浣葛山莊”改作“稻香村”。
黛玉與寶玉交換了一個眼神,元春又看了林甫的,讚道:“四首可與寶玉‘杏簾在望’比擬。”看向林甫的眼神又多了幾分喜愛。
林甫將挑釁的眼神看向寶玉,寶玉依舊只當不見。
元春又命探春將這十數首詩,另以錦籤眷寫傳之外廂。賈政等看了,皆稱頌不已。
一時詩作完畢,元春又賞了寶玉林甫賈蘭,因著賈蘭還小,只隨著其母李紈等行禮,卻也不曾作得詩作。
又命上戲目點戲看戲。。。。。。爾後自有各種按例賜物行賞,黛玉等諸姐妹得了新書一部,寶硯一方,新樣格式金銀錁子兩對,寶玉林甫亦同。其他不逐一表之,各有賞賜,眾人謝恩。
。。。。。。
轉眼又過去五日,黛玉已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