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我們沒有千日防賊的道理啊。
夫妻二人想了一下子,覺得小兒子說的對,於是他們家忙了起來,一面在省城買了一個房子,看房子裝修,一面又在自己的工作單位上下活修,終於在五個月後,全家搬到了省城。
無論是買房子的錢,還是上下活動的錢,都是漠北寫書的稿費,但是對外,那個書稿都是家裡的丈夫寫的,錢是他寫的書掙來的得,和在親戚處借來的,反正與孩子無關。
而搬到新的城市之後,一家六口找了一個小、初、高在一起的學校,找到校長將情況表明,想讓孩子入學。
校長帶著漫不經心的態度,讓家裡的幾個孩子做了一些測驗題。
發給漠北的,是一套小學一年級的題,漠北答完自己的題,看到大哥一臉糾結的看著那套卷子,漠北伸頭過去一看,好嗎,除了選擇題那是一道也沒做。
漠北那是恨鐵不成鋼:你但凡把你嘴損的能力,用在學習上一分,就不會啥也不會,一共就四個答案,你都能完美的闢過正確答案。
你小時候還說我不如你,不如你什麼,不如你錯題多,還是不如你就會撓頭。
漠北一面嘟嘟囔囔的訓他,一面抓過他的卷子就答。對於家裡一大一小打嘴架這事,家裡已經免疫了,他們就像沒聽到一樣,說話的說話,答題的答題。
被叫來監考和批卷子的教導主任,因為外面的事情剛忙完,一走進校長的辦公室,就看到一家四個孩子,都在那裡下筆如飛的答題。
啊,不對,還有一個在那裡撓頭。
校長聽到漠北的吐嘲,正在那裡忍笑,看到教導主任來了之後,忙告訴他:這家孩子在自己的家鄉,被學校的小混混欺負,對方都動刀了,所以他們只能搬家到這面來讀書,你看著安排一下子吧。
八九十年代,借讀,轉學相對來說來是很方便的,何況是這種在學校發生了暴力事件的,更加好說話了,所以接收是一定要接收的,只是班級的分配就要考慮一下子。
主任聽到這些話心裡有數了,點點頭接過了孩子的試卷。中間的那一對孩子沒問題,在本學校都是上中等的成績。對於下面的教師來說,已經是非常優秀的孩子了,可以進重點班了。
可但是那個大的是怎麼回事,他把幾張卷子翻了翻有些不確定的開口:這兩套卷子中,哪個是小的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