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水的氣味,穿著白大褂的醫生們,那些無助的病人或是家屬,日復一日匆匆奔波在狹長的走廊裡。
他那時還不懂,自己為什麼會被拋棄,等再長大一些,他才知道,原來只是因為他左手多長了一根手指。
他聽一個醫生說起,生下他的那對夫婦年齡很小,尤其是產婦,還沒成年,也從來沒有做過產檢。
他們害怕的不是一根手指,而是怕他還有其他什麼基因病,他們連養活自己都很困難,更別提給小六子治病了。
慶幸的是,小六子健健康康地長大了,沒有任何問題。
養母的工作很忙,只能每天把他放在醫院裡的老人養護中心,他也很乖,不哭不鬧的,就坐在小板凳上等養母下班。
老人養護中心,顧名思義,裡面住著的不是生病的老人,而是無人照顧的老人,有些類似養老院。
那裡的爺爺奶奶們也都很喜歡他這個小孩子,他們的兒女送來了零食、水果,都會分給小六子一塊。
也是因為他的六指,那些老人就會管他叫“小六子”。
他們或許沒有什麼惡意,但小六子不喜歡這個名字,他喜歡媽媽溫柔地喊他“琦琦”。
那是媽媽給他取得名字,有了名字以後,小六子再也不是被人拋棄的孤兒了。
他也能體會到被人愛的滋味了。
有了小六子以後,護士越發拼命地工作,她爭著搶著給自己排滿了夜班,就像是從來不需要休息一樣。
到了年底,她拿到了一筆豐厚的獎金,再加上她近幾年的積蓄,足夠在帝都租房生活了。
雖然住在宿舍很方便,又省錢,可小六子不能一直和她住在醫院裡,她也不放心讓小六子去別人家接住。
某一天,護士神神秘秘地對小六子說道,她給小六子準備了一份禮物,讓他猜猜是什麼。
他猜了很多答案,有童話書、玩偶、小汽車、巧克力蛋糕,全都不對。
“你再想想,等到媽媽下班以後,就告訴你!”
小六子永遠忘不了那一天,媽媽牽著他的手,他們坐了很長時間的車。
下車以後,媽媽又帶著他進了一棟高樓,高得他數不清有幾層。
“到了,琦琦,你來開門。”
媽媽遞給他鑰匙,握著他的手,輕輕開啟了門鎖。
房間不太大,只有兩室一廳,但卻有柔軟的床,有書桌,還有媽媽身上特有的香味。
那是家。
小六子時常會想,如果後來沒有發生那麼多的意外,他和媽媽現在應該還是很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吧。
可惜沒有如果,在他五歲那年,收養他的護士生病了。
一開始,只是輕微的咳嗽,而後她遲遲不好,吃了許多藥,從一個健健康康的人暴瘦到了八十斤。
她漸漸起不來床了,只能躺著,虛弱得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
小六子不知道她得了什麼病,她也不願意說,但她知道自己時日無多了。
護士強撐著病體,收拾了簡單的行李,然後帶著小六子回到了老家休養。
說是“休養”,其實也和等死沒有什麼區別,而在老家,好歹有人可以為她料理後事,還可以照顧小六子。
沒過多久,她便撒手人寰。
小六子的養母屍骨未寒,她的親人卻直接將小六子趕出了家門,理由是他們不想養一個來歷不明的孩子。
護士收養他時,本身就不符合收養的條例,故而並沒有辦理收養手續,她的親人也沒有義務撫養小六子。
小六子太小了,連乞討都是後來才學會的,從老家到帝都的路程很遠,他走了大半年。
他想回家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