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09部分

尬局面,正所謂失之東籬收之桑榆……

趙檉如此高調的厚待蒙兀部的忽圖刺。潛伏在大宋的金國探子將訊息第一時間傳回了國內,兀朮聽了就像正嗨之時被人兜頭澆了盆冰水。心情極為沉重。這些年來宋金兩國面上看似平靜,一般出了問題都是以談判的形式解決,並沒有爆發大規模的武裝衝突。但雙方誰都明白兩國之間的仇恨最終還得以一場戰爭來解決,宋朝在積極準備,金國其實也沒有閒著。

兀朮主持朝政這些年將主要的精力放在了邊防的建設上。他十分清楚大宋在奪得西北牧場之後,改變了缺馬的現狀,騎兵已經成為其主力兵種。而在他們失去對燕雲十六州的控制後,西南邊境同樣處於無險可守的窘境,只要宋軍願意隨時可以憑藉火器的優勢強行突破阻攔縱馬北上。

宋軍自擁有強大的水師後,汪洋大海不再是難以逾越的天塹。自從金國水軍在遼東灣海戰中損失殆盡後,已經無力再重新組建同等規模的水師與宋水軍對抗,只保留了一支用於保護內河的小艦隊,使宋朝水軍在金國沿海暢行無阻,簡直將金國的海域當成了自家的花園,沒事兒就來溜達一圈。

面對漏洞百出的邊界線,作為崇尚進攻的兀朮知道憑藉他們的軍隊是無法在野戰和對攻中戰勝宋軍的,因此兀朮在財政極其緊張的情況下,拿出了大筆資金動員軍民十數萬人在西南部修建防禦設施——界壕。

鑑於實際情況,金國修築的界壕設計上別具一格,其不同於秦漢長城興築在橫亙的大山脊嶺之上,雄踞山險扼守。而是興築在較為平緩的草原地帶和在山麓緩坡及平地上,即便需要透過山樑時也都透過較低的山坳。構造上有外壕、外牆、內牆、內壕等四重防禦工事,建築材料多為土築或土石混築。只有部分位置進行夯實。

在整個防禦體系中,界壕以線性防禦作為最前沿的防禦手段,而軍事聚落防禦體系則位於界壕工程後方,一部分較為平均的沿界壕線上佈置,形成防線上一個個的兵力戍守點;另一部分呈南北縱深佈局,作為前線作戰的人力、物力供給處;還有一部分作為指揮系統,位於防線最內部,並透過資訊傳遞工程將線性的界壕防禦與點狀的聚落防禦網聯絡起來,使界壕軍事防禦工程更為完整與最佳化。

防禦工程體系以金界壕由壕塹、壕牆、以及牆體上的馬面、女牆等組成的。界壕採用屯土築壕,呈塹壕狀,以防戰馬衝越。掘壕取土在內側築牆,壕深加牆高至少超過一丈,高的可達丈半以上。牆體上每隔二十丈築有馬面,高出牆身,伸出牆外,可使戍卒居高臨下利於射箭,加強防禦。

依據地區的戰略重要性,配有單壕單牆、單壕雙牆、雙壕雙牆等不同型別的防禦設施。雙壕雙牆形制從內至外由主牆、內壕、副牆、外壕四部分組成,總寬最小處有十丈,最大處達二十丈。每個壕溝的寬度不宜太大或太小,太小不能有效地阻止戰馬跨越;太大則使陷入壕溝內的戰馬容易騰躍出壕溝。界壕沿線隔七八里左右築一土堡,其內可容四五百人,為屯兵戌守之處。

金界壕線上的資訊傳遞工程是金界壕防禦工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由烽隧和驟鋪來完成。烽隧建築的作用是及時報警,透過點燃煙火傳遞軍事資訊,告知上級前方戰線的訊息。同其中烽火相應,即指烽火臺按間距佈置,遇有情況可以相互呼應。驟鋪的作用是交換軍情訊息、保障軍事物資運輸安全,並可供遞送公文的人員或往來官員暫住、換馬等。其規模與屯兵城堡相似,有城防設施。

在東部沿海,兀朮選擇可停靠船舶的要地修築了一批城寨,並在海岸樹立木柵,在其後挖掘壕溝,夯築寨牆,以抵抗宋軍登陸。沿海州縣設立巡海軍,設定瞭望哨,在沿海島嶼上佈置兵力警戒戍守。為防止宋水軍由海口沿內河溯流而上深入內陸,他還江口拉起鐵索,預備了不少舊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