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和你為難,你要多加小心,至於老夫……只怕唯有袖手旁觀了。
這個意思,很是明顯。
就是說,楊廷和不打算和自己在一條船嗎?
這……怎麼可能,若是自己出了岔子,楊公真的以為自己不會是下一個?而且他這樣的作為,就不怕別人齒寒?
越想楊一清越是不對勁,他猜測不到楊廷和到底是什麼居心,越是猜不透,心裡便越是覺得有些不對。
不,絕不可能,除非楊廷和另有圖謀,否則,絕不可能如此對自己棄之不顧。
他有什麼圖謀呢?
………………………………………………………………………………………………………………………………………………
第二章送到,求月票。(未完待續。。)
第六百六十四章:棄子
楊一清想不明白,更加心事重重。
貴為內閣學士,也是見過大風大浪之人,可是這一次,楊一清感覺有些不太妙了。
下了值,從宮裡出來,楊一清立即便回到自己的府裡。
這幾日老爺心情不好,府裡上下的人都曉得,因此誰也不敢招惹他,如平常一樣,楊一清叫了張晉到書房裡去說話。
張晉乃是楊一清的同鄉,其父也曾做過官,可楊一清可謂世交,只因為科舉無望,這才投奔了楊一清。
“大人不知有何吩咐?”
張晉生的一表人才,在京師裡也是風流人物,因為楊一清看重他,所以這京師裡頭都曉得這位張兄臺章乃是楊一清的紅人,楊一清在外的許多事,也都交給他去辦,每一次,他都能辦的妥妥帖帖。
楊一清苦笑,道:“今日當值的時候,楊公說了一些話,讓老夫到現在還不痛快,莫非真是要樹倒獼猴散嗎?楊公真的沒有了野心,所以要壯士斷腕,壁虎斷尾?”
他像是和張晉商量,更像是自言自語,旋即重重嘆口氣,愁意更重。
楊廷和的那一句話沒有徵兆,可是卻讓楊一清嗅到了一絲不同尋常的味道,若是這個時候,徐謙攻訐楊一清,而楊廷和坐視不理,這就等於,他完全放棄了自己掌控朝廷的野心,這是楊廷和徹底的對徐謙進行讓步,他楊一清垮了,楊廷和的位置能坐得穩嗎?楊一清自覺地不見得。可是楊廷和為何這樣做呢,莫非當真是打算學那彈棉花的劉吉?
可是以楊一清對楊廷和的瞭解。卻不這樣見得,楊廷和這個人對權柄看得很重。否則也不可能,會和嘉靖心懷芥蒂,雙方雖然表面上維持著君臣相宜的關係,可是這是做給外人看的,楊一清很清楚,君臣之間既有點兒分不開,可是矛盾卻也是不小。
這樣一個人,連天子都不怕,會怕徐謙嗎?
絕無可能。
楊一清現在必須得為自己擔憂和考量了。楊廷和古怪已經和他關係不大,最重要的是,假若失去了楊廷和的全力支援,自己該何去何從?現在請辭,他很不甘心,不請辭,接下來必定是你死我活,暴風驟雨。
其實到了現在,京師這個爛坑楊一清未必願意繼續待下去。可是越是這風雨飄搖的時候,他決不能後退,幾十年來,積攢了這麼多的清名。難道就付諸東流。所謂功成身退,你把事辦砸了去請辭致仕,這興致就全然不同了。
不成。得耗下去!
下定了決心,楊一清端起侍女斟來的茶水。抱在手裡暖著手並不去喝,卻是看了張晉一眼。道:“直浙那邊,打聽了什麼訊息,京師裡呢?”
張晉微微皺眉,隨即道:“直浙那裡很古怪,總兵楊彪和總督王道中那兒更古怪,據說楊彪已經被拿住了,可是至今,一點訊息都沒有,彷彿一下子失蹤了一般,王道中的請辭奏疏也遞了上來,意思是要掛冠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