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漢人冉閔,將率領中原漢人絕地反擊,與北方各胡族展開血戰,而這正是大晉收復中原的良機。
此時,大晉軍力有限,根本無力收復中原,只有等待十年後,中原大亂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了,而在這十年之中,晉軍應該採取守勢,並秣兵厲馬,發展生產,整頓吏治,從而一步步增強自身的實力,當十年後機會來臨的時候才可以抓住。
華安仔細的對大晉的國情進行了一番設想,最後得出了一個結論,當下大晉必須固守江淮,發展生產,穩定內部,以待天下之變。
有了這個結論,華安覺得班師之後,有必要向朝廷稟明利害,讓朝廷不要再有北伐的念頭,對於朝廷能否接受,華安是絲毫都不擔心,畢竟,朝廷之中熱衷北伐的志士寥寥無幾,而反對北伐計程車族卻多如牛毛,如今,國舅庾亮病重,韓潛陣亡,大晉已經無人能撐起北伐的大任了。
兩個時辰之後,戰場完全打掃完畢,華安率領北伐軍主力向歷陽城進發,同時派遣雷暴、趙武、鐵牛三人,各領所部兵馬,向北緩行,監視石虎主力兵馬的動向。
進入歷陽城後,看著滿目瘡痍的城池和滿大街的森森白骨,華安倒吸了一口涼氣,命令麾下士兵打掃城池,將城中的屍體全部運到城外好生掩埋,並立碑紀念。
在得知韓潛的遺體被運回江南之後,華安連忙將大軍交給王三,帶領一百親兵渡過大江,尋找韓潛的遺體。
剛到大江南岸,華安抬眼便看到沿江的一座小山峰上插滿了白色的旗幟,並且隱隱約約的有哭泣之聲。
華安一怔,隨即帶領親兵向山頂奔去。
山頂之上足有數百人,個個披麻戴孝,華安隨意掃了一眼,大部分是京北大營的水軍將士,只有最前方的一老一少是平民百姓。
一座簡易的墓碑上刻上了韓潛的生辰,雖然略顯寒酸,但這裡的風景卻是不錯,向北一望便是奔騰不息的大江,大江對岸的樹木和城池都清晰可見。
華安走向墓碑前雙膝下跪,撫著墓碑,傷心的哭拜了起來,良久才抬起頭來。
操辦喪禮的水軍營主安慰華安幾句,併發自內心的讚揚韓潛的英勇,自責自己沒能勸說韓潛上船。
他自作主張將韓潛下葬於此,是覺得此處地勢優越,符合韓潛的身份,而且,當時韓潛身旁的北伐軍大將都陣亡了,而華安還遠在江北,為了讓韓潛早日入土為安,他便狠下心自作主張了。
華安對水軍營主的做法很是滿意,此處面朝大江,用風水寶地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在這座山峰的旁邊還有幾處略矮的山頭,陳雄等北伐軍大將的遺體都被安放在此,他們圍繞在韓潛的周圍,陪伴著自己的將軍。
華安祭奠完韓潛,便向四周走去,將陳雄等北伐軍大將都祭奠了一遍,而後再次返回韓潛的墓碑前,扶著韓潛的墓碑訴說著心裡話。
此時,祭拜的人群都回去了,韓潛的墓碑前只有華安、水軍營主、以及各自的幾名親兵,華安訴說心裡話的時候,也就沒了多少顧忌,他在韓潛墓碑前,一吐心聲,將自己對當前天下的形勢都暢談了一遍。
就在華安暢談天下形勢的時候,身後傳來了輕盈的腳步聲,華安閉上嘴巴,下意識的向後看去,卻見剛才祭拜韓潛的少女走了回來,手裡捧著滿滿的一束梅花。
這位姑娘面色略為發黃,似乎身體不是很好,但五官清秀,是個地地道道的美人胚子,對於姑娘的行為,華安充滿了好奇。
姑娘走到韓潛的墓碑旁,將手中的梅花放到韓潛的墓碑前,真誠的說道:“將軍,我和爺爺就住在山下,以後我每天都會來看你的。”說完向華安抿了抿嘴,轉身離開。
華安心頭大為詫異,他不明白這個年輕的少女,為何對自己的師傅這麼好。
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