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07部分

※※※※※※※※※※※

崇禎七年二月二十五日,永和帝朱以海現身上海,宣佈重建大明朝廷,任命深孚眾望的退職大學士徐光啟為內閣首輔,前登萊巡撫孫元化為兵部尚書,跟著徐光啟從北京一起出海南逃的黃道周為內閣次輔兼吏部尚書。又“破格提拔”了(其實不過是承認現實)紹興名士張岱任戶部尚書,桐城名士方以智任工部尚書,松江名士夏允彝、陳子龍任兵部左右侍郎,徐孚遠任刑部尚書,沈廷揚任禮部侍郎兼水師提督。

至於帶著永和帝一起來到上海的復社魁首張溥,雖然因為引領大清兵馬渡江“救援”南京的緣故,讓江南那些被殺慘了的縉紳士子們恨得咬牙切齒,甚至被認為是死有餘辜。但此人畢竟聲望極大,人脈甚多,如今又有“迎回帝駕”的大功,再加上張溥的全家同樣慘遭清軍屠殺,可以說是遭了報應,所以大家最終還是看在眼下乃是用人之際的份上,勉強原諒了他的罪責,捏著鼻子給了他一個禮部尚書的官帽子。

——明末的江南士林,固然有著整天空談高調、厚顏無恥的一面,但同樣也有著另一套比較務實的潛規則。那就是,不管你是好人還是壞人,只要你是個“能人”,那麼就能夠在地方上享有相應的地位。

透過清軍的屠刀,東林黨內的嘴炮專家或者妄想狂已經被殺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這些傢伙不論人品好壞,基本都還算是能做事也肯做事的。所以這個重新建立的永和朝廷,在效率方面倒是比原來強得多了。

隨著永和朝廷在上海的再次建立,尚未被清軍佔領或屠戮的江南各縣縉紳官宦頓時有了主心骨,紛紛群起而響應。只過了短短半個月時間,這個草臺班子似的朝廷,麾下的兵力就已經號稱十萬之眾。

不過,徐光啟和孫元化等人都很清楚,他們眼下的情況並沒有看上去這麼樂觀。首先,光是從這支軍隊如何從無到有的過程來看,就不難發現,這絕對是一幫再典型不過的烏合之眾——軍械簡陋,素質低劣,士兵和軍官都基本沒有作戰經驗;其次,上海的小朝廷對名下的絕大部分軍隊都沒有真正的約束力,因為他們其實都是各地縉紳招募的私兵,只是在抗清這杆大旗的號召下,鬆散地匯在一起。

總的來說,這些人之所以會投奔上海的小朝廷,大多數只是為了抱團求平安,少數是為了求取榮華富貴。所以儘管聚起來很快,但如果一旦出了什麼岔子,那麼一鬨而散甚至倒戈叛亂也是易如反掌的事。要駕馭這樣一支亂七八糟的烏合之眾,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帶來的麻煩甚至不比對手少。

想要把他們改造成一支真正合格的軍隊,需要相當多的時間和努力,並且未必能夠成功。

所以,上海的永和帝小朝廷剛剛成立,就不得不濫施賞爵,封了一大堆的空頭官銜,用於安撫人心。

除此之外,雖然打著抗清義兵的旗號,但這些烏合之眾從來都不是一支仁義之師。在沒有一個穩定的後方提供給養的情況下,他們不打家劫舍就根本無法活下去。而且花了大價錢辦團練鄉勇的地方縉紳們,肯定也希望透過劫掠民間的辦法,把自己投入軍備的本錢都給賺回來——於是,傳說中殘暴無比的清軍尚未殺到,各路倉促拉起來的明軍,就已經把所在各地鬧得烏煙瘴氣,給江南百姓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更要命的是,除了上述這些麻煩之外,徐光啟還發現他必須面對一個更可怕的難題:饑荒!

——隨著大清八旗在江南各府跑馬圈地工作的陸續展開,以及對蘇州等地慘無人道的血腥屠殺,江南西部各府縣的百姓都成了驚弓之鳥,紛紛拖兒帶女、扶老挈幼地往唯一還算完好的松江府湧進來,一時間居然導致松江府的總人口急劇膨脹到了三百萬以上!

這實在是一個相當可怕的數字,雖然松江府和後世人口千萬的魔都上海坐落在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