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讀推理小說,不,擴大到&l;型別小說&r;的讀者也成,積累了一定的閱讀量之後,肯
定會察覺潛藏其中的&l;承繼&r;與&l;革命&r;性格。這種書與書、作家與作家之間所有的承繼
與革命關係,使得型別得以在發展初期穩固根基,慢慢建立起特有的架構與樣貌之後,逐
步朝眾聲喧譁走去,而非刻意條列規則公式、不斷套用複製的死水一攤般產物。也就是說
,型別本身的發展不受鉗制,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因此在不同的時代背景與地域文化中,
其核心價值與書寫閱讀趣味,讀得白話點,就是大眾的、主流的風格調性,就會出現或綿
延或斷裂的現象‐‐可能來自讀者的閱讀需求,或是寫作者的文字魅力,亦或是文學評論
者與出版社積極經營鼓吹所致。
當瞭解到型別小說這兩項重要的性格後,我們便不難理解歐美推理史上所謂的黃金時
期(gold a)、美國革命(arican revotion),或日本推理史上的本格、變格、社
會派、新本格派等詞彙,便是推理小說一百六十餘年的發展史中,最重要且最具魅力的特
徵與時刻。
因此,在&l;承繼&r;的性格底下,我們往往會看到部分作家被冠上某某大師傳人、接班
者等名號(更多時候你還會多看到一些附加的讚美之詞,諸如閃亮的、耀眼的、青出於藍
的云云);在&l;革命&r;的性格底下,則常見旗手、開拓者等頭銜(這類附加的形容詞就更
有趣了,諸如顛覆的、石破天驚的、開啟新局的,如此這般)。
或者,在日本推理小說界特有的,被冠予(或自稱)&l;日本的某某&r;名號‐‐&l;某某
&r;的位置請填上歐美推理大師的名字。
例如,&l;法月綸太郎:日本的艾勒裡?昆恩&r;。
機巧的推理書寫策略
問題來了:唔,誰是昆恩啊?顯然&l;日本的艾勒裡?昆恩&r;這句話會讓昆恩迷眼睛一亮
,相對卻也讓沒讀過昆恩作品的讀者感到一頭霧水。此刻請容我稍稍回頭談一下日本&l;新
本格推理&r;的起源,並簡單介紹美國推理大師艾勒裡?昆恩。
日本推理小說發展,按照評論家傅博的說法,可分為三個時期:浪漫主義推理小說期
(一九二三~五六)、社會派推理小說期(一九五七~八六)、推理小說多樣化時期(一
九八七~至今)。在推理小說多樣化時期中,《講談社小說叢書》編輯部自一九八七年出
版綾辻行人《殺人十角館》起,有計劃性地積極推動&l;本格探偵小說&r;的復闢,掀起了一
波&l;新本格浪潮&r;。
那麼,什麼是&l;新本格&r;呢?尤其自《講談社小說叢書》出道的新本格作家作品,其特
特徵有二:作者的年齡大多未滿三十歲;作品為強調不可能犯罪的詭計設計為主軸的解謎
推理小說。
(以上兩段引述自《漫談日本新本格推理小說l》傅博著,原刊載於臉譜出版《yste
ry 2》)
法月綸太郎便是在二十四歲那年(一九八八),以《密閉教室》一書在《講談社小說
叢書》露臉出道。
隔年,第二長篇(雪密室》登場,法月的作品開始系列化,塑造了推理作家法月綸太
郎這號偵探角色,以及任職警視廳搜查一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