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中人,家中有在朝為官之人,便可輕鬆舉孝廉,而沒有為官者,便不可輕易為官,至於普通百姓,即便是讀書明理,往往也只能當個小吏,而且能不能當上,大多也要看當地世家豪族的眼色,更別說要想舉孝廉了,近乎痴人說夢。如此一來當官者永遠當官,世家豪族便由此而來。”
給了曹操一段思考的時間,郭嘉繼續道:“所以若想要降低世家豪族的影響力,首要者,便是要廢除舉孝廉制度。”
“那又該如何選才?”曹操提出疑問。
“科舉!”
“科舉?”
“沒錯,只以科考考試選取人才,不需舉薦,只要有才華,人人都可當官,這樣一來,便可打破如今世家的壟斷,而造就新的世家。”郭嘉笑道:“新生世家的出現,勢必與舊有世家產生衝突,這樣就可以轉嫁矛盾,而不使主公與舊有世家產生直接衝突,而且一旦讓普通百姓可以當官,必定有無數百姓,讓自己孩子讀書明理,無形間也就增強了朝廷在百姓中的影響力,削弱了世家的影響。”
實際上,舉孝廉也是需要考試的,地方舉薦人才之後,還要進行考試。
可是這種考試的先決條件,就是地方舉薦的人才,這樣一來,考來考去都還是那些人。
郭嘉笑道:“若是人人都可成為世家,世家的影響力,便會被削弱到最低的限度。”
實際上,在科舉制度出現之前,世家便是如此,不管朝代更替,時代變換,永遠是世家中人為官掌權。
有了權力,金錢,土地都是唾手可得,世家影響力越強,也就越發壯大。
曹操陷入了沉思。
主要是郭嘉今天所說,是他從來都沒有想到過的。
世家其實也就是士族,在這個時代的影響力極大。
但是郭嘉很清楚,這些人根本沒辦法徹底清除,不說別的,曹操的手下,包括他自己都是世家中的一員,難道要把刀子動到自己人身上?
而且這些人中,也不乏一些心懷天下,憂國憂民之輩。
如果一刀切,是狹隘的,也是愚蠢的。
甚至可以說,想要完全清除也是不現實的,因為世家的本質,就是一些影響力大的家族,不管社會如何發展變遷,總會有一些人透過祖祖輩輩的積累,獲得遠超常人的影響力。
即便發展到現代後,金錢世家也不在少數。
只能說盡可能想辦法去降低這些人對政權,朝堂,文人,百姓各個方面的影響也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