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張亮前些年擔任洛州都督的時候,在洛州瘋狂地大收義子,其數量即便沒有五百人,最少也有個三四百人。
而且張亮的義子可不是那些普通的平民百姓,而是洛州的大大小小官吏,以及有資格舉孝廉計程車子。
毫不誇張地說,洛州就是張亮的老巢。
杜荷欽佩地說道:“賈敦頤去年剛被升任為洛州刺史,腳跟都還沒有站穩,竟然就敢揭發張亮的一眾義子。”
“這種鐵骨錚錚不畏強權的官吏,在當下的大唐可不多啊!”
去年賈敦頤還擔任著瀛州刺史,他這些年因為帶領百姓治理境內的滹沱河有功,而升任為富庶的洛州刺史。
沒想到這名清廉剛直的能臣剛去洛陽,就對張亮的義子動手,不得不說他的勇氣可嘉。
杜荷接著說道:“張亮的義子倒是一如既往地囂張,竟然還敢威脅賈敦頤這名直臣,還真把他們當成人物。”
“現在陛下怒火中燒,恐怕張亮這個刑部尚書,這一次不大義滅親都不行了!”
別看賈敦頤不是什麼大世家的人,可他這種完全靠功績一步步升上去的人,在李世民心中的分量非常高。
毫不誇張地說,大唐就是靠這些能臣支撐起來的。
崔神基先是倒了一杯茶湯給杜荷,隨後坐回爐火前撇了撇嘴說道。
“杜兄,這起案件陛下都沒有讓大理寺和御史臺插手,恐怕也是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如果陛下派我去洛州,我肯定會把張亮的義子都揪出來。”
額...
杜荷端著茶杯的手微微一頓。
他瞥了崔神基一眼說道:“崔兄,你小子可別把自己這個侍御史太當回事。”
“要是惹毛了張亮這個刑部尚書,你老子都不一定頂得住他的報復。”
張亮可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而且還是排在第十六名,其在李世民心中的分量可見一斑。
別看崔神基背後的家族勢力很強大,要是遇到發瘋的張亮,他還真不一定扛得住。
崔神基賊兮兮地笑說道:“杜兄,我有你在背後罩著,張亮這個刑部尚書算個屁啊!”
“我要是把張亮的義子都抓進大理寺,說不定還能因功升任為治書侍御史。”
治書侍御史是御史臺的副官,當前共設定兩人,協助御史大夫執掌御史臺。
杜荷笑罵道:“崔兄,刑部尚書張亮可不是什麼小魚小蝦,你小子作死可別帶上我。”
接著杜荷的話音一轉,臉上滿是好奇問道。
“崔兄,你今日過來應該不會只說這件小事吧?”
“還有什麼事情趕緊說出來,別說一半藏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