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洛陽來的大廚一介紹,李璟才知道自己有些土鱉了。據介紹,這道菜其實吃的是鵝。先買來一隻大鵝,用火去火,又去內臟,然後往裡面填上肉和糯米飯,用五味調和。弄好這一切後,並不直接烹飪,而是殺一隻羊,也去毛,用火燎乾淨,再去腸胃,然後把鵝放到羊肚裡,縫好羊皮後,燒烤,“置鵝於羊中,縫合炙之”,羊肉一熟,馬上去掉羊,取出裡面的鵝,用手捧著吃,羊肉卻不吃,大概是味道已經滲透到鵝肉上去了,這道菜的名稱如今聽起來很洋氣:“渾羊歿忽”。
看到那廚子一邊說一邊熟練的從羊肚中取出那隻鵝,拿著幾片荷葉包著遞到李璟的面前,李璟真是愣住了。居然還有如此奢侈的吃法,不過吃了一口,這味道確實美妙。
“這渾羊歿忽可是一絕,天下間能做出這道菜正宗美味的不超過十人。這道菜在洛陽,價值十萬錢,而且還得提前預訂。”李七郎估計是吃過不少,對這菜十分熟悉,據說這個廚子就是他請來的。
李璟不由咋舌,一隻羊頂多幾千錢,一隻鵝,在唐朝雖然貴些,也不過是幾千錢而已。可現在,這麼組合加工一下,居然要價百貫。這玩意,還真是普通人吃不起,富貴之人也不在乎價錢。
隨後又有其它的名廚陸續獻上自己的拿手招牌菜,其中有一道菜叫野豬鮓,據說是唐玄宗宴請安祿山所用的食品,製作過程是野豬熱肉剔骨煮熟,晾乾切片,用粳米飯相拌,加茱萸子和食鹽調和,用泥封入壇內曬一月,煮熟後用蒜、姜、醋調食。
還有鵝鴨炙,張易之所創野蠻食法,用大鐵籠圈入鵝鴨,中間放一盆炭火,四周用銅盆放各種調料的五味汁,鵝鴨手火烤而不得不繞籠奔跑,並渴飲五味汁。待烤到羽毛盡脫、肉色變赤,即可食用。這道菜李璟看的直搖頭,最後都沒有下筷。
還有一道菜名牛頭褒,取皮光肉嫩的小牛頭,先在火上燒一下去掉毛,再用開水燙洗,把毛根都去除乾淨。鍋裡下酒、豆豉、蔥、姜,把牛頭煮熟,剝下肉切成手掌般大的肉塊,跟酥油、花椒、酸橘等一起調好味,塞進瓶甕裡,用泥封住甕口。最後把肉甕埋進火塘,用微弱的火力慢慢加熱烘出風味來。
李璟吃過不少的牛肉,可吃牛頭,還是頭一次。但是試了幾筷之後,味道確實獨特好吃。
各道名菜之中,李璟以前吃過的就只有一道鰵魚乾鱠。那是隋代留下的名菜,海船上,作鱠,去皮骨,取其精肉,切縷,曬三四日使其極幹,用沒沾水的新白瓷瓶裝盛,泥密封,經過五六十天還和新鮮魚肉一樣。要吃的時候,取出幹鱠用布包裹,甕中盛水。漬三刻。帶布瀝乾水。置盤,細切香柔葉鋪上,調勻即可食。味美如剛捕之魚。當初在海上,李璟有幸碰到一個會做這道菜的廚子,一吃後就難以過忘,這道菜一直是他喜歡的。
之後還上了三道羹湯,分別是名相李德裕所創的李公羹,用珍玉、珠寶、雄黃、硃砂、海貝煎汁。每杯羹費錢3萬。以及:即薺菜做成的白歲羹,傳有益壽功效,故人皆愛飲。還有一道鴨腳羹,則是用唐人稱之為鴨腳的葵葉做成的葵葉湯。
這三道羹湯看似都很簡單,可據說只有請來的這三個廚子做出來的味道最好。每碗羹湯都價在一萬錢以上,讓李璟真正驚訝不已。
就連宴席上的飯,都不是普通的白米飯,而是青精飯。用杜鵑花的枝葉,搗碎出汁,將大米放入其中浸泡。蒸熟後又曬乾,米成了青色。據說是滋補養氣的食品,所以為貴族們鍾愛。
除了這個,李璟記憶較深的還有叫葫蘆頭的一種糕點。據說這是唐初名醫孫思藐所創的一種糕點,將豬肚、豬腸內填澱粉,肉末,配製花椒、茴香、肉桂等調味藥品,既好吃還有強身功效。而今天所上的葫蘆頭,據說所用的還是野豬肚和野豬腸。據說野豬肚有保健腸胃的功效,因此這種雜糕,看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