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本段'
漢執金吾。本出自寒家,為人粗略,有武勇,善騎射。為南縣吏,受使不辭難,有警急,追寇虜,輒在其前。裁知書,少有吏用。遷幷州刺史,任為騎都尉,屯河內,以呂布為主簿,大見親待。靈帝崩,原將兵詣洛陽。與何進謀誅諸黃門,拜執金吾。進敗,董卓入京都,將為亂,欲殺原,並其兵眾。卓以布見信於原,誘布令殺原,布斬原首詣卓。
簡明演義傳記
'編輯本段'
漢幷州刺史、呂布義父。董卓入京都,欲廢少帝,原怒之,憤而離席。次日,原引軍城外搦戰,大勝之。後卓遣虎賁中郎將李肅說原義子呂布殺原,割首獻卓。
呂布的妻子
更新時間2011…7…19 11:40:15 字數:102
三國志裡呂布和董卓的侍女關係曖昧
演義裡就演生出貂禪來了
而且貂禪只是妾
呂布有1妻2妾
妻嚴氏生1女,貂禪無出
另1妾是在徐州納的曹豹之女
也就是說呂布的女兒呂玲綺也就是嚴氏所生。
他老婆具體叫什麼三國志裡沒寫。。。
蔡琰簡介
更新時間2011…7…25 20:22:12 字數:11953
節選自百度全科
蔡文姬(177?-?)名琰,原字昭姬,晉時避司馬昭諱,改字文姬,東漢末年陳留圉(今河南開封杞縣)人,東漢大文學家蔡邕的女兒,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學家。代表作有《胡笳十八拍》、《悲憤詩》等。
蔡文姬的父親蔡邕是當時大名鼎鼎的文學家和書法家,還精於天文地理,妙解音律,是曹操的摯友和老師。生在這樣的家庭,蔡文姬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學能文,又善詩賦,兼長辯才與音律。蔡文姬從小以班昭為偶像,也因此從小留心典籍、博覽經史。並有志與父親一起續修漢書,青史留名。可惜東漢末年,社會動盪,蔡文姬被擄到了南匈奴,嫁給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賢王,飽嘗了異族異鄉異俗生活的痛苦,卻生兒育女。十二年後,曹操統一北方,想到恩師蔡邕對自己的教誨,用重金贖回了蔡文姬。文姬歸漢後,嫁給了董祀,並留下了動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和《悲憤詩》。《悲憤詩》是中國詩歌史上第一首自傳體的五言長篇敘事詩。
蔡文姬的一生是悲苦的,“迴歸故土”與“母子團聚”都是美好的,人人應該享有,而她卻不能兩全。
蔡文姬也確實非常有才氣。在一次閒談中,曹操表示出很羨慕蔡文姬家中原來的藏書。蔡文姬告訴他原來家中所藏的四千卷書,幾經戰亂,已全部遺失時,曹操流露出深深的失望,當聽到蔡文姬還能背出四百篇時,又大喜過望,於是蔡文姬憑記憶默寫出四百篇文章,文無遺誤,可見蔡文姬才情之高。曹操把蔡文姬接回來,在為儲存古代文化方面做了一件好事。歷史上把“文姬歸漢”傳為美談。
成長
蔡文姬是東漢末年陳留(今河南開封杞縣)人,她的父親是當時的名人蔡邕。蔡邕是大文學家,也是大書法家,梁武帝稱他:“蔡邕書,骨氣洞達,爽爽如有神力。”當代史學家范文瀾講:“兩漢寫字藝術,到蔡邕寫石經達到最高境界。”他的字整飭而不刻板,靜穆而有生氣。除《嘉平石經》外,據傳《曹娥碑》也是他寫的,章法自然,筆力勁健,結字跌宕有致,無求妍美之意,而具古樸天真之趣。蔡文姬生在這樣的家庭,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學能文,又善詩賦,兼長辯才與音律就是十分自然的了,可以說蔡文姬有一個幸福的童年,可惜時局的變化,打斷了這種幸福。東漢政府的腐敗,終於釀成了黃巾起義,使豪強地主為代表的地方勢力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