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船隻的顛簸,在船上安裝投石機,準確度依舊是一個大問題。 但是現在皇帝說了,只要研製出來,不要擔心錢,因此王紹給投石機同樣設計出了巨大的類似陀螺的一個裝置。 這個造價比車弩的陀螺儀那可要高得多,雖然是縮小簡化版的重力投石機,體積也比普通的車弩大的多。 因為陀螺儀有基於角動量守恆的理論來設計,而類似於陀螺儀的結構。 其實早在公元一世紀的中國,就已經出現一種被中香爐的小玩意兒,用來薰香的,這兩個鏤空的半球裡裝上香料,點燃薰香,這東西里面就有一個簡單的陀螺儀裝飾。 無論這個球怎麼搖晃,裡面的半球形爐體始終保持平衡,不會把裡面燃燒的香料給撒出來,但是把它用於做船上的武器穩定裝置,就比香爐要複雜的多。 好在王紹的軍械間有數不清的能工巧匠,而當時宋朝的科技是領先世界,居於最高水平。 王紹動了這方面的所有專家用於研製,畢竟這東西是有先例的,只需要把它改造用於軍事艦船上就可以了,所以相對要容易些,比研製火炮要容易的多。 火炮最大的瓶頸,就是鋼鐵的冶煉技術,製造出來的炮管達不到火炮的要求,容易炸膛。 趙桓興致勃勃對王紹說道:“操練起來,朕要看看實戰效果,先不用製造風浪,在平靜的海浪上試一下。” 當下趙桓登上了一艘戰船,看水手實地操作,在目標兩百步之外,有一艘靶艦。 戰艦兩側都有車床弩,每一側分上下五層,一百多架車床弩一聲號令之下同時發射,發射產生的巨大後座力使得船身都發生了傾斜。 但是由於有陀螺儀平衡,船身的搖擺並沒有影響車床弩發射軌跡,一百多隻小孩手臂粗細的巨大箭矢,帶著燃燒的箭頭,朝著兩百步開外的靶船飛射而去,場景頗為壯觀。喜歡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