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51章 如何收服大理國

跟大理國別說戰爭了,連糾紛都沒有,是睦鄰友好。 而且大理國皇帝上趕著巴結大宋,多次請求大宋冊封,要求向大宋朝貢,甘願當小弟,但是被大宋拒絕了。 只有宋徽宗的時候冊封了段和譽為大理國國王,僅此一次冊封,這主要原因很多,其中重要的一個就是大理國不容易打。 在唐朝的時候這塊土地還叫南詔,唐朝多次發動對南詔的戰爭,唐朝武功赫赫威震四海,可是卻在南詔多次折戟沉沙,敗多勝少,消耗了唐朝太多的國力。 這也是導致安史之亂難以快速平定的一個重要因素,因為國力在南詔消耗太多了。 在大宋建國之初,宋太祖趙匡胤就充分考慮到了唐朝打南詔的難度。 以唐朝如此霸道的軍事都難以攻克南詔,宋太祖自忖文韜武略都不如大唐帝國,於是玉斧劃江,以大渡河為界,大渡河以南是大宋不徵之地,也就是南邊的土地,大宋不會出兵去征討它。 當然這段歷史是野史,正史中沒有記載。 不過從那以後,大宋也真沒有向大渡河以南的南詔地界出過兵,與大理國保持了一百多年的睦鄰友好。 現在趙桓可不想當一個守成之君,他穿越過來就是要雄霸天下,必不可避免的就會涉及面對大理國,如何將其收復的問題。 是武力征討,一舉拿下再慢慢消化?還是溫水煮青蛙,像對付大越國那樣採用蠶食,步步為營,逐步侵吞的手段?又或者和平演變,讓其自願歸順? 當然第三種是最好的,但難度是最大的,沒有誰會願意將手裡的江山拱手相讓。 這時,皇帝趙桓接到了交趾安撫使吳敏八百里加急送來的緊急軍情,得知吳敏跟大理國皇帝段和譽已經初步達成協議,只要幫助段和譽重新執掌政權,大理國將歸順大宋,成為特別藩屬國,也就是趙桓的一國兩制的設想。喜歡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