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喝和睡眠是軍隊戰鬥力的保障,而這三項趙桓都已經解決,把這麼好的裝備也都配發給了這些土兵,使得土兵戰鬥力成倍增加。 當然這些東西配發給土兵的全都是成品,製作這些的工藝則掌握在皇帝的文思院手中,是不可能輕易傳出來的。 所以即便西南夷土兵擁有了這些非常先進的單兵裝備,但數量有限,而且不能夠自行生產,這就限制了他們的作戰能力。 如果大宋停止供應,他們的戰鬥力就會直接下降,因此趙桓並不擔心這些裝備配發給土兵之後,會為將來解決西南夷的問題製造障礙,他需要土兵發揮他的戰鬥力來對抗大理三十七蠻部。 否則土兵被大理蠻族解決了,那接下來大宋就只能自己動用軍隊去迎戰了,這對大宋而言並不是好事。 趙桓不想把兵力投入到與大理國的消耗戰爭中去,他想讓西南夷幫他做這件事,那就必須要提高西南夷的裝備和戰鬥力,擋住大理國的進攻。 果然在得到這些先進裝備配置之後,西南夷各部落的土兵們開始站穩住了陣腳,並與大理國軍隊然展開了拉鋸戰,有一些部落已經開始反攻,將失去的山寨疆土奪了回來。 在所有西南夷的部落中,只有羅氏部始終守住了他們的疆土,使得大理國再想往前推進的佔領區出現了一個巨大的缺口。 大理國軍隊想包抄羅氏部,羅氏部後面就是大宋的軍隊,大理國三十七蠻族軍隊還不敢直接挑戰大宋的軍隊,於是便停止進攻了。 雖然他們的目的是進攻大宋,可是其他部落沒開戰之前,誰也不願意主動跟大宋打起來,都想讓別人成為第一個得罪人的人。 戰鬥持續了一個多月,在大宋持續的武器裝備和糧草輜重的幫助下,西南夷開始反攻,並逐漸取得了戰場上的優勢。 又過了一個月,西南夷終於將大理國軍隊全部趕出了西南夷,並且乘勝追擊殺入了大理國疆土,戰爭開始轉移到了大理國的三十七蠻部。 這些軍隊中敢打敢衝,衝到最前面的是羅氏部阿瓊和他的妹妹洛媧。 但是,退回老巢的三十七蠻部利用熟悉的地形有效地扛住了西南夷的進攻,並進行反攻。 雙方進入了拉鋸戰。 …… 時間回到戰前。 大理國京城。 相國高泰運當時正在一邊喝酒一邊看著美女歌舞,十分悠閒。 侍衛急匆匆跑進來,將緊急軍情遞給了他。 高泰運看完之後差點一屁股從椅子上滑到地上去。 緊急軍情說,三十七蠻族突然發動了對大宋西南夷的全線進攻,而且使用的是大理國的旗號。 高泰運只覺得腦袋嗡嗡作響。 他即便執掌著大理國的最高權力,把皇帝直接架空了,他也不敢招惹大宋,他也希望跟大宋交好。 他知道大理國惹不起大宋,尤其是現在的大宋,把金國打的嗷嗷叫,連金國皇帝都當了俘虜,被當眾閹割,他如何招惹得起? 可是現在,名義上隸屬於他大理國的三十七蠻族,居然打著大理的旗號向大宋進攻了,這是什麼騷操作? 難道這三十七部族不想活了嗎?居然摸老虎屁股,而且還打的是大理國的旗號,這是要把大理國整個拖下水。 焦急之下他甚至盼望這是一個假訊息,也許什麼地方弄錯了。 可是一份接著一份的前線戰報送來,證明這是真的。 三十七部族真的向大宋發動了全線進攻。 並且已經推進了一百多里,斬殺大宋西南夷土兵無數,繳獲大量的裝備輜重,並捕獲了大量人口。 這下高泰運徹底坐不住了,拿著軍情密保去找皇帝段和譽。 出了這麼大事,必須要讓皇帝知道,因為要進行戰爭動員,他即便執掌著大理國實際的權利,但名義上他必須有大宋皇族點頭,並以皇帝名義出兵,才名正言順。 現在關鍵要跟大宋解釋清楚,這件事不是大理的意思,而是三十七蠻族自作主張發動的進攻,希望大宋不要怪罪他們。這同樣要段和譽出面。 畢竟整個大理只有段和譽得到了大宋皇帝的冊封,他高泰運大宋皇帝壓根沒看在眼中。 皇宮。 高泰運將幾份緊急軍情遞交給皇帝段和譽的時候,段和譽實際上是又驚又喜的。 他一直在等著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