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充滿了樂趣充滿了歡樂,這一份歡樂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才會懂,也才會為之增添濾鏡,若是從外人角度來看,這僅僅只是個寧靜的,安逸的,既有著古時候大戶人家從容氣魄,又充滿了近現代人生活氣息的園子。
任焰撫著園中的一棵大樹,道:
「魯迅曾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裡寫道『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關於這個『皂莢樹』還有一段歷史。」
「當時百草園裡種植的是一種叫做『無患子』的樹,因為這兩種樹長得非常像,而且無患子也能用來做肥皂,當時有關人員就以為是魯迅寫錯了,或者這個皂莢樹就是無患子,直到很久以後,經過專家考證,確認魯迅沒有寫錯,是後人種錯了。」
「然後大家就去找真的皂莢樹,不過皂莢樹數量少,要找到一棵樹齡、外形都符合魯迅先生描述的更是難上加難,最後還是07年在新昌一個農村找到的。」
眾人舉起腦袋看向這棵高大的皂莢樹,原來,這還是一個「外來夥伴」。
經過了百草園,剩下的最後一站是魯迅紀念館,紀念館佔地約有5000平方米,庭園裡種著松、蘭、梅、棗樹、皂莢樹、桑椹等多種植物,力圖再現魯迅當年的環境氛圍。藏館裡則有大量魯迅生前使用的實物、手稿、照片、書信、圖表、模型等展品。
魯迅一生有三分之一時間都是在紹興度過,這個館中詳盡地記錄了其55年生平事跡,從7歲進入私塾到十三四歲時家道中落,再到日本留學,回國後的一系列思想主張。
這裡面的故事對現代人來說頗為遙遠,而歷史也相當沉重,節目組沒準備什麼問答,一行人靜靜地參觀完了紀念館。
最後又走了一圈,等到出了魯迅故居,時間差不多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