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8部分

有足夠地方進行馳騁,才能保證戰馬作戰的能力。

當年北宋王安石變法,改革馬政,給錢讓老百姓遷回家養,結果戰馬全部廢掉,只能拉拉石磨,運運貨,根本上不了戰場。

這次王彥從吳三桂那裡繳獲三萬多匹戰馬,雖說收穫極為豐厚,但要怎麼養馬卻也是個大問題。

這些馬雖然都是吃苦耐勞的蒙古馬,但是養起來可依然耗費巨大,好在此時有這麼一大片地方可以馳騁,再加上遍地的野草,為他節省了不少馬料。

王彥除了將戰馬放在這裡,諸部明軍也大都紮營於此。

這裡遠離武昌,四周荒無人煙,一減少擾民,二可以讓士卒專心訓練,免得被城裡的姐兒弄的腿軟。

在王彥設計的兵制中,其實是結合了唐制和秦制的特點,府兵來自唐制,三級則來自秦制。

府兵是屯卒,地方各鎮各營為戍卒,而五忠軍各部為銳士,一個士卒從府兵幹起,最後成為五忠軍的一員。

期間經過一層一層的篩選,能進入五忠軍的都是各部精銳,而這些精銳多會被提拔為軍官,再下放到下面兩級,控制地方人馬,逐漸形成一個大的利益集團。

如此一來,五忠軍其實就取代了禁軍和天子六師,王彥控制五忠軍,就等於控制了大明的軍隊。

這是對於中下級軍官和士卒的控制,對於將領的控制,王彥也有思考,今後他會重建都督府,將大將收入其中,輪班到外面統領軍隊,地方上各部將領也要每隔幾年便進行對調,避免長期統領一支大軍,使軍隊淪為私兵。

這樣雖然會降低軍隊的戰鬥力,但卻避免了軍閥,避免了藩鎮割據,是勢在必行。

當然,王彥現在還不會推行,強敵未除,他的實力也不足以壓服全域性。

這次擴軍,王彥主要是將何騰蛟的神策五軍編齊,而五忠軍今後便從神策、武衛等地方人馬中選兵。

這時大船晃了一下,終於在碼頭邊靠岸,王彥快步走下了大船,不多時,百餘騎兵風馳電掣般奔來,戴之藩、王士以及湖廣諸將都來迎接。

營地裡,喊聲漫天,熱鬧非凡,無數士卒在曠野上,跟隨鼓點前行,變幻著大陣,那整齊的腳步踩得大地都在震動。

(感謝來給爺笑一下的打賞)

第601章觀操演,洞察將心

長江北岸的明軍諸部,在曠野上進行操練,呼喊聲連成一片,塵土蔽天,場面火熱而壯觀。

王彥賓士到校場外,翻身下馬在眾將陪同下,視察了諸部的訓練,他邊走邊看,見士卒個個精神抖擻,氣勢壯盛,滿意的點點頭,對身旁眾將道:“不錯,大軍訓練越是刻苦,咱們反攻江南的勝算便越大。”

戴之藩跟在身後,按著戰刀,“相公,訓練之事大可放心,不過有件事卻需要跟相公稟報。”

王彥停下腳步,回過頭來,“何事?大可直說。”

“相公請隨末將來。”戴之藩沒有說,而是引著王彥到了校場的另一邊。

王彥只見在一片空地上,堆滿了明軍的衣甲,刀、槍、鳥銃等物,每樣都分類放在一起,十多名書吏和工匠正在檢查這些武器、兵甲的破損程度,然後分類運回兵器坊進行修復。

王彥隨手拾起一副兵甲,這是南方明軍標準的布面甲,釘有鐵片。

這種布面罩甲,一般而言防禦畢較薄弱,不過普通士兵的盔甲,不可能用全鐵來製成,大明沒有那麼多生鐵,只有千戶以上的將領才能穿山紋甲,百戶左右的低階軍官穿普通鐵甲,普通士兵只能穿布面甲。

王彥拿起來看了看,便發現這些衣甲已經破爛,不能再穿。

戴之藩道:“相公!諸軍集結與此操練,可是現在士卒兵甲器械損耗嚴重,卻影響了大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