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本本都是正文非手抄之本,價值千金。盧植、朱儁、皇甫嵩幾人,則分別送了一些貴重玉器、與兩把名貴的琴。蔡邕可是當朝出名的琴家,對琴也是十分喜愛,他慎重地把書籍與兩把琴令下人放好。
其餘人,也贈送了一些財物,與一些名貴文物。蔡邕一一笑納。等到了何進那席,何進笑著,豪邁地直接送了一新的府邸於蔡邕,價值萬金。蔡邕想要推辭,但卻是推辭不掉,只好收下。
而曹操則送了一本找了許久的戰國書籍與蔡邕,此書蔡邕心儀已久,卻苦於沒有人手去尋。今曹操替他尋到,當是開懷無比。
最後到了文翰,眾人不由把目光投去,文翰先是施禮,後一下人把一把奇異的樂器拿來,文翰拿起親自走到蔡邕面前,把其獻上。蔡邕好奇地捉拿在手中,拿著弓杆輕輕拉了一下琴絃,發出一低沉音色。
“咦,這是何樂器?音色如此奇異。”
蔡邕望著文翰,文翰不急不躁,指著蔡邕手中樂器介紹起來。
“這叫二胡,也叫奚琴。構造比較簡單,分別由琴筒、琴桿、琴皮、絃軸、琴絃、弓杆、千斤、琴碼和弓毛組合而成。主要透過弓的推拉運動,擦弦後振動琴皮發音的共鳴體。這六角形的就是琴筒,質地和形狀對音量和音質有直接影響,此二胡用紫檀木製作,最為上等。琴筒,對發音、傳音和濾音有一定作用。而二胡最為關鍵一個元件。”
蔡邕作為東漢末年最為出色琴家,對於文翰的解說是一聽懂個七八,聽得入神,不斷點頭。後又問了一些細節,文翰耐心教之。這兩人一個在問,一個在講,完全把這席中之人忘記,對於他們這些不懂樂器的人,文翰的解說是顯得乏然無趣。
“哎,其他書友正常看:。蔡中郎汝這就不對了,作為主人家,把客人都涼在一旁,好生無趣。吾觀這少年郎說得如此詳細,必是精通此物,不如讓他拉上一曲,博得眾樂,更勝於他在那說一些凡俗解析。”
王允站了起來,向蔡邕埋怨。蔡邕發應過來,連忙道罪,又聽王允說的是理,加上自己對這樂器能彈奏出什麼曲子,也是好奇得很。
“哈哈哈。汝看老夫這糊塗性子,聽得入神,怠慢了客人。文不凡汝能否拉上一曲,平息眾人對老夫之怨,老夫感激不盡。”
蔡邕哈哈笑著,慈祥的向文翰說道,文翰早有準備,從蔡邕手中接過二胡,找一清靜位置坐下。場中靜了下來,個個都是聚精會神,想要知道此新穎樂器,到底有何能拉出什麼樣的絕世妙音。
文翰拿起弓杆,緩緩地拉動琴絃。
先是一陣高聳的音色響起,漸漸地有著一低深的旋律出來,眾人的心跳隨之而下,忽又高起,心隨之而上。
逐漸旋律變得輕快,低高音色像是有人在唱,眾人腦海裡,莫名的回想起,心中初初認識之人,竟有一種情竇初開的感覺。
蔡邕閉著眼睛,手在搖,白鬚勝雪,身體隨著音色輕晃動,彷彿投入了往事之中。
王允、楊彪不禁拿起酒杯,抿了幾口後,腦袋上昂。盧植、朱儁、皇甫嵩不覺哼著聲音,陶醉笑著。
忽又一高音,眾人心跳加快,心臟欲要跳出。就像回到那日,想要捉住戀人之手,與之長相廝守。
後來,沉音連綿不絕,像是在心中慢敲。
慢慢地,曲終了。
席中之人,無不還在陶醉。安靜得嚇人,好似都在沉醉於往事當中的美好,不願醒來,其他書友正常看:。
在院後,一女子輕輕走來,她一張鵝蛋粉臉,迷人大眼睛顧盼有神,粉面紅唇,身量高挑苗條,上身一件翠綠緞子錦襖,繡了一些淡黃花紋,系一條藕絲緞裙。整個人好似一朵幽靜的蓮花,端莊清雅。
女子躲著靚麗身影,悄悄望去。文翰剛好抬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