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足的物資軍械,才能再去談練兵的事情。
這一點,玩家們早就在“封侯非我意”那個副本領會過了。沒有錢,哪怕是鄧將軍這樣的一代名將,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那麼,錢從哪來呢?
顯然,歷次的變法,錢來的地方都只有一個:那就是豪商、士紳、地主等階層。
也就是所謂的“劫富濟貧”。
這其實不難理解,一個國家的財政出了問題,最上層沒錢,那肯定不是底層的事。
因為底層是最沒有反抗能力的階層,他們交的稅只會多不會少。哪怕是太平盛世,底層人民也不過勉強吃一口飽飯,要說是因為刁民太多而收不上來稅,那純粹是胡說八道。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中層透過種種方式,將本該上交國家的稅款給截留了。
所以,變法的根本目的,就是讓這群人把錢給吐出來。
當然了,劫富的結果,不一定是濟貧。這筆錢收上來之後,到底能不能、會不會改善底層人民的生活,那都是最次要的事情。
但不管怎麼說,國庫充盈、富國強兵,至少能解決齊朝的困局,不要被金所滅。
新法的核心是青苗法,內容很簡單,就是每年青黃不接時,由官府出面代替那些放高利貸的富商、大戶,放出在當時來看相對低息的貸款,幫農戶渡過難關。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其他的措施。
比如,允許不願意服差役的民戶交錢來免役,也就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丈量土地、核實土地所有者,把土地按土質分成不同等級,作為徵收田賦的依據;
鼓勵墾荒,興修水利;
在京城設定機構調節市場,收購滯銷貨物等市場短缺時再賣出,等等。
除此之外,王文川也提出了一系列的強兵之法,比如在農村中確立保甲制度、農閒時接受軍事訓練;比如鼓勵養馬、監督兵器製造、裁撤年紀過大或戰力低下的軍隊改為民籍等等。
全都檢視一遍之後,楚歌大致確定了,這裡邊沒坑。
確實都是王文川當年新政變法的內容,這個副本應該沒有偷偷改變一些細則。
而且,從紙面上來看,這些內容都是毫無問題、無懈可擊的。
新法的核心是青苗法,如果青苗法真的能夠順利實施的話,那麼哪怕其他的各項法條都沒生效,這次的變法也可以說是成功了一半。
表面上丈量核實土地這一條似乎也很重要,但其實這種事情,歷朝歷代都在做。朝廷中樞,哪個皇帝不想查明各地具體有多少土地、每塊土地的產量多少?哪個皇帝不想根據土地的具體情況來收繳賦稅?
可查來查去,到了王朝末年,該收不上來賦稅還是收不上來,該滅亡還是滅亡。
所以,這條就算能推行得不錯,也只能治標,不能治本。更何況大機率連治標都不見得好使。
而青苗法如果能順利實施的話,意義就遠不止於此了。
從表面上看來,青苗法只不過是官府出面給農民提供的低息貸款,在現代看來這並非什麼驚世駭俗的操作。
但那可是比後世提出“國家干預經濟”的凱恩斯主義提早了幾百年。
當然,王文川的變法肯定跟凱恩斯主義不是一回事,但這種超前的思想意識,確實被後世之人所稱道,就連很多外國人,也都驚歎有家。
青苗法的內容,其實很簡單。
青黃不接的時候,農民沒錢買種子、買肥料,他們能怎麼辦呢?
要麼是賣地,要麼是借錢。而借錢的話,也只能找富商大戶借錢。這些富商大戶肯定要趁此機會狠宰一筆,收取高利貸,如果農戶還不上貸,那就順理成章地兼併土地,或者收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