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的斬首計劃。
而在做好充足準備之後,他才強勢來到渭水,展現出強所未有的強大底氣,讓突厥人心生怯意。
而突厥人,早就已經知道梁太宗的強大。
據說當年梁太宗在平劉黑闥的時候,曾經與突厥人遭遇過。而他的反應是,直接用大箭射了回去。
梁太宗的強弓大箭,都是數倍於常制,就連箭失都比尋常箭失粗大好幾圈。
而突厥人在得到梁太宗射出的箭失之後,互相傳閱,“以為神”。
再加上樑太宗在逐鹿中原時立下的赫赫戰功,讓突厥人早就知道他的威名。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突厥人才不敢跟他硬剛,總是避其鋒芒。
唱空城計的前提是,你本身必須足夠牛逼,讓對方覺得你是個軍事天才,必然有埋伏。
如果你本身沒什麼名氣還玩空城計……那隻能說,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就像靖平之變時,齊英宗敢玩空城計嗎?
金兵絲毫不會懷疑有詐,只會毫不猶豫地a上去,鬧出六甲神兵那樣的笑話。
之後梁太宗與突厥人在渭水訂立合約,必然是一個讓突厥覺得不至於白跑一趟、但又絕對不敢得寸進尺的合約。
這樣一個合約,必然不會是一個談得上屈辱的合約。
認為渭水之盟是一個十分屈辱合約的,基本上都是拿齊朝的思維方式來套到梁朝身上了。
而後世之所以說渭水之盟對梁太宗是一個恥辱,這純粹是視角不同的問題。
學霸說自己考砸了,他的意思肯定不是自己考了六十分,而是考了八十多分。
在梁太宗看來,渭水之盟被突厥人打到長安,被迫訂立城下之盟,沒能在長安打出一波殲滅十萬人的大戰,這算是恥辱。
跟齊朝那種城下之盟的恥辱,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所以,在想通了這一點之後,李鴻運也大致確定了自己要做的事情。
那就是儘可能地打,在突厥人面前展露出自己強大的戰鬥力,讓他們懼怕!
只有這樣,等武德九年那次入侵時,他才能憑藉威懾與突厥人訂立渭水之盟,度過這個難關。
……
武德五年。
李鴻運帶著兵馬,從長安城出發,前往河東。
手下人不斷地將軍情送到李鴻運的面前。
而憑藉著這些軍報,李鴻運也很快掌握了武德五年的情況。
這一年的七月,秦王剛剛從中原戰場的徐元朗處班師。
而到了八月,頡利可汗就率領十五萬騎兵大舉進攻雁門,入寇幷州,也就是齊朝時的太原城。
遊牧民族南下,一般是挑秋季,此時秋高氣爽、南方剛剛秋收,此時南下入侵不僅能夠擾亂南方的秋收計劃,還可以直接從南方獲得糧食。
而中原王朝北征,則一般是在春季。
因為遊牧民族的命根子在於馬牛羊等牲畜,不論是人還是牲畜,往往都會在冬季懷孕,並在來年夏秋生產,這是為了避免來年在冬季生產不易養活。
而在春季時,牛羊剛剛度過寒冬、脂肪消耗殆盡,而春季的水草並不豐厚,要小心地將牲畜遷移到少數水草植物比較豐美的地區,不能廣闊地散養。
所以,中原王朝北征選擇春季,不僅更容易抓到大量聚集起來的遊牧民族軍隊、牛羊,還可以迫使這些遊牧民族在逃亡和遷徙中產生大量的墮胎,沉重打擊草原的戰爭潛力。
而此時即將進入秋季,突厥人自然又開始南下打草谷了。
在梁朝時期,太原的重要性比齊朝時還要更高。
因為太原是整個河東之地的門戶。
齊朝時都城在大梁,靖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