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02部分

是華騰電子,其次是米科技,第三是聯想,其他平均在15%以下,只是屬於財務性質和合作投資。

徐騰現在的想法繼續減持聯想,因為聯想確實不爭氣,米科技則轉讓給其他集團。

他將這一杯茶喝完,就給隔壁辦公室的韓黛發了一封電郵,讓韓黛去辦理兩件事,一是和惠普聯合持股米科技……說說而已,其實是套現;二是讓聯想的楊董事長來一趟,談一談,實在不行就算了。

曾經的聯想,怎麼走到今天這一步的,徐騰也是相當無語。

第四百五十二章 對不起,我們不做家族企業

徐騰在2006年收購了lenvo的1/3股權,此後既沒有增持,也沒有減持,一直在督促lenvo轉型,轉型,轉型,現在想想,他只能用人傻錢多來形容自己。

這畢竟是國內最大的pc製造商,無論是在桌上型電腦,還是筆記本領域,當時都是國內的pc之王,盈利率極佳,市場口碑也很強勢。

在2006年的那個階段,lenvo集團絕對是國內數一數二的“高科技”集團。

至於lenvo集團方面,他們當時願意將1/3的股權出售給華銀財團,特意安排柳總成為聯席合夥人,最重要的想法就是在財團內部運作,避免華騰電子和tcl大規模進入pc、伺服器兩個領域的市場。

此外,華銀財團規模龐大,影響力龐大,有了這個靠山,lenvo在系統內的商務機型,甚至包括政府事業機關的採購都會很穩,牢牢佔據最有利潤的市場。

很快,雙方就鬧得不是很愉快。

徐騰做生意的風格註定了lenvo集團很難依靠整個財團,不費吹灰之力的拿下所有訂單,而徐騰給lenvo集團的提議,無論是擴大軟體和伺服器市場,增加科研投入,擴大在智慧手機的研發和營銷推廣……居然沒有一條是有用的,一個都沒做到。

只有一件事是有效的,那就是長期穩固了騰訊集團在國內電腦市場的安軟佔有率,對於企業級資料庫系統的建立和完善也有一定意義。

華騰電子聯合amd推出基於x86的華通晶片及主機板時,也得到了lenvo的全力支援,不惜和英特爾僵硬了半年之久。

從2006年到2011年,徐騰對lenvo集團的諸多要求,雖然也起到了一定作用,即使是在今天,lenvo集團整體科研水平和專利積累也絕對高於米科技,但在整體的發展戰略上,lenvo集團還是專注於特色的渠道化建設,還是停留在緊抓出貨量和毛利率,強化所謂“企業執行力”的時代。

2011年,徐騰搞“深化整合”時,對柳總髮了脾氣,將話說很難聽,從那以後,柳總就再也沒有參加過華銀財團的年會,一直是接班人楊總代理參加。

徐騰當時讓柳總兼併一家主機板和顯示卡公司,將這一塊技術短板補上,結果,柳總戴著老花鏡,和他談了三個小時的採購與毛利率問題。

這真是將徐騰給逼急了,指著柳總說,你們以後別說自己是科技企業,因為你們不配,直接說是家電組裝企業更貼切。

當然,他當時還有一些不太禮貌的用詞,肯定是很難聽的。

因為在那個階段,徐騰急著搞“深化整合”,對各個產業集團的要求都很嚴,不只是對柳總髮火,王、李東盛、梁緯艮……只要不能讓他滿意,他都要親自喊到辦公室訓話。

其他人都能理解,至少是勉強能理解,徐騰當時確實是急著要改革整個財團,迎接新一輪的大挑戰。

當年和柳總一同增選為聯席合夥人的蒙乳集團牛總,一年之內被訓了兩次,相當尷尬,可還是接受了,畢竟拿了徐騰的錢,手軟,腰軟,只能聽指揮。

柳總就很生氣,因為l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