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分家前,小師叔真的是一點兒事情都沒有做多。他呀做什麼事情,必定有人立刻上前幫他做。
後來趙爺爺趙奶奶去世了,趙家分家,只趙父趙母這一房,沒有那麼多的人圍著小師叔了,小師叔才自己動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後來,年紀小的小師叔看到一個餓昏了的人,一直被家人呵護得很好,便是災年也沒有怎麼餓肚子的小師叔便同情心大起,將自己的吃食給了那個餓暈的人,救了那個人一命。
結果那人的身份不一般,乃是城裡某個國營大廠的採購部部長。
那人感激小師叔的救命之恩,便給了趙家一個進工廠的名額。
這個名額最後歸了趙大姐,因為這個時候三個哥哥的年齡還小,不到工廠的招工年紀。
趙大姐在城裡有正規工作,自然就嫁進了城裡,日子過得比村裡的女人們好太多了。
因此,趙大姐更加疼小師叔這個弟弟了。
趙父有一手好木工手藝,農閒的時候,便帶著三個兒子一起做點兒東西。做出來的成品都會被趙大姐帶回城裡去,因為成品品質好結實,想要成品的人不要太多。
因此換了不少的錢。
便是四鄰八鄉的人家搬新家或是家裡辦喜事,都會找趙父和趙家兄弟幫忙做傢俱。
靠著這一手手藝,趙家每年的進項可不少,算是鄉裡最富裕的人家了。
因為家裡有錢,趙家便將他們最寵愛的小兒子送進學校讀書,一直將小師叔供到高中畢業。就算小兒子如今沒有工作,他們也有足夠的底氣養著小兒子。
三個嫂子在廚房中小聲抱怨著小叔子,堂屋裡,趙母跟趙父說起進城看望女兒和外孫的事情。當然,看望他們是順便,最主要的還是要讓趙大姐給小兒子找個漂亮的城裡物件。
小師叔忙攔住兩人,表示自己年紀還太小了些,近兩年內不想結婚。
「你都十七了,哪裡還小?」趙母道。
小師叔:「國家規定十八歲才算成年,十七歲的我還是個寶寶。」
「寶寶……」
趙父趙母以及趙家三個哥哥只覺得牙酸。
小師叔開口給他們進行了一堂生理健康的科普講座,總結就是太早結婚對身體不好也不利於子嗣健康。
趙父趙母和趙家三個哥哥被小師叔講得暈頭暈腦,暈乎乎地答應了小師叔至少四年之內不給他找老婆。
「爺爺、奶奶……」
四個小蘿蔔頭從外面回來了,這是趙家三個哥哥的孩子。
趙大哥家的大兒子趙春鳴,今年八歲,明年就要送到學校去上學了。
趙大哥家的女兒趙曉蘭,今年五歲。
趙二哥家的大兒子趙夏震,今年七歲,明年會跟趙春鳴一起上小學。
趙三哥家的兒子趙秋收,今年也是五歲。
家裡的屋子裡面還有三個更小的孩子,分別是趙二哥家的小兒子趙冬臨,今年兩歲;趙三哥家的兩個雙胞胎女兒趙曉桃和趙曉梅,剛剛周歲。
趙家算是人丁興旺的了。
趙父和趙母對孫子們是十分寵愛喜歡的,雖然孫子還是排在小兒子後面,但看到幾個孫子孫女回來叫喊餓,立刻就催促三個媳婦動作快一些,趕緊將晚飯做好。
三個媳婦不敢再議論小叔子,加快了手裡的動作。
一家人吃過晚飯,趙母這個行動派便拉著大兒媳婦去了何家,向何家討要彩禮錢。
何家有心不想退彩禮錢,但兩家婚事註定成不了了,他們不退彩禮錢,趙家絕對不放過他們,便是村裡其他人也會說他們。
沒辦法,何母只能拿出二十塊錢,肉痛地還給了趙母。
趙母拿到錢,毫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