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徐州、青州、乃至兗州,都會被吳軍攻佔,一旦兗州失守,司隸與許都,將會面臨兩國三面夾擊,必然難以持久,這對於魏國來說,比前面的幾種情況更加可怕。
所以算起來,魏國有四個點要守,但是這四個點,任何一個都不容有失,而吳國和蜀國,只要是能夠成功的攻下其中一個點,牽一髮而動全身之下,便去取得整個戰局。
諸葛瑾的建議,馬上被孫權所採納,如今曹丕剛死,魏國的政局不穩,正是進攻的大好時機,而這四個攻擊點,只要是能有一個成功,魏國至少會失去四分之一的力量。
但是孫權又顧及到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利益分配的問題,說白了就是攻下的地盤,如何來分配。
在這方面上,孫權是吃過虧的,當年就是因為沒有洽談好這一點,最終使得荊州險些被劉備賴去,而如今諸葛瑾所提出來得的計劃當中,東線倒是好說,徐州、青州和兗州距離蜀漢太遠,蜀國就是想插一腳也力不從心,但是南陽就不一樣了,孫權可不想跟赤壁之戰一樣,給別人做嫁衣,所以孫權覺得,還是先商量好地盤的劃分,免得日後再起爭端。
……
諸葛瑾都能夠看出來,四路伐魏,會對魏國造成多大的威脅,更別說是諸葛亮了,相比起諸葛瑾,諸葛亮更看出了第五路,那便是遼東的公孫家。
遼東的公孫有一個公孫世家,崛起不過五十年而已,但是如今卻也是一方諸侯。
說起公孫家,就不得不提公孫度,這公孫度也是與曹操、劉備同一時代的諸侯。當年遼東公孫家不過是一個小世家,而公孫家的家主公孫度,也不過是一個小吏而已。公孫度與董卓手下的大將徐榮乃是同鄉,當年董卓當丞相的時候,徐榮舉薦公孫度為遼東太守。接下來了幾年裡,中原大亂,諸侯無力顧及遼東,給了公孫度很大的發展空間。
當時遼東是屬於幽州管轄的,不過無論是劉虞、公孫瓚還是袁紹,都沒有去理會偏遠而又人煙稀少的遼東,公孫度也很老實的沒有踏出遼東,勢力漸漲的公孫度趁此機會自立為遼東侯、平州牧,而後東伐高句麗、西征烏丸,而且還訓練處一番水軍,曾經攻取了山東半島。經過數年的開疆闢土,公孫度所佔的地盤,至少趕得上大漢中等規模的一個州。
不過遼東的位置,確實有他的侷限性,儘管公孫度已經是廣招流民了,甚至招納了諸如管寧、邴原這樣的賢士,但是遼東的人口依然不多,比起久經戰亂的中原,還是有所不及。
建安九年的時候,曹操攜官渡之戰大勝之師,北伐冀州,為了安撫公孫度,曹操表公孫度為武威將軍,封永寧鄉侯,同年,公孫度病死,公孫度長子公孫康襲了公孫度的官位以及爵位。而後公孫康數次討伐高句麗,並且攻破高句麗的都城,稱雄遼東,但是在劉備登基的那一年,公孫康也病死了。
公孫康病死,按理說應該由公孫康的兒子繼承。公孫康有兩個兒子,一是公孫晃,在另一個叫公孫淵。
但是公孫康死的時候,公孫晃和公孫淵都還年幼,而公孫康還有個弟弟叫公孫恭,兩個幼子有豈能鬥得過公孫恭,於是遼東太守被公孫恭所得到。
公孫恭上臺以後第一件事,便是將公孫康的長子公孫晃送到了洛陽為人質。按照公孫恭的打算,將公孫晃是公孫康的長子,歷來都是長子繼承父親的位置,也是對自己最大的威脅,只要將公孫晃送到洛陽去,便沒有人會威脅到自己的地位,自己也可以一直當這個遼東太守。
也許是因為天理迴圈,公孫恭上臺以後沒多久,就得了一場大病,喪失了生育能力,而恰巧公孫恭還沒生出兒子,算起來這遼東太守的位置,早晚還是要落到公孫恭兩個侄兒身上的。
幾年過去,公孫康的兩個兒子都已經長大了,再也不是原來那兩個懵懂的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