麼接上頭的?”
文廷式淡淡一笑:“要行大事,無錢不成。可是皇上你是知道的,拿一大筆錢出來是沒指望……外朝現在在譚嗣同手裡,園子裡有錢也是老佛爺的。這些日子,我們不都是為了這個犯愁?前兩天倒是隱隱約約聽到一個風聲,說天津有人在灑錢,凡是敢放聲說譚嗣同不是的,都有津貼。我尋思著,這錢讓別人拿,不如我拿,這就去了天津一趟……猜猜我最後見著了誰?”
康有為緩緩搖頭。
“盛杏蓀……”
“他好大膽子!”
文廷式笑道:“天津城是盛杏蓀半個老家,租界裡頭一蹲,誰還動得了他?找人拉拉皮條,我們倒是見了面,我說得爽快,要復生垮臺,錢不如給我!你盛宣懷敢進北京城?杏蓀也爽快,當即就掏了腰給我,說反正是買賣,給誰做不是一樣?”
康有為只覺得脊背上頭絲絲都是冷汗,再瞧瞧號稱光緒第一鐵桿心腹的文廷式,他仍然在那裡言笑自若。拿著徐一凡的錢,去倒現在北京城的中流砥柱譚嗣同。他們到底是不是在為光緒聖君出力?
這點疑惑,不過轉眼即消。
管他媽的,權勢地位要緊。哪怕改朝換代,權勢地位高了,才能賣出一個更好價錢不是?哪怕光緒知道,八成也不在乎。在這聖君心目中,沒什麼比他真正拿權更重要!光緒他深信不疑,至少他們帝黨面子上也深信不疑,聖君一旦真正拿權,不要裡頭有個老佛爺掣肘,外頭有個二皇上譚嗣同包攬把持,大清如日本明治中興一樣,那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如果復生知道呢?知道了他這個兄弟,拿出三十萬兩,買他下臺,買掉他豁出性命來實行的理想,他又會怎麼樣?
康有為心裡突然冒出這麼一個念頭,緊接著就在心裡罵了一句:“關我屁事!”
文廷式在那兒言笑自若,拿起那疊銀票在桌上墩理齊,再往懷裡一放:“王公大臣那裡,我來找門子塞過去,三千兩讓他們罵街,一萬兩上摺子,兩萬兩進頤和園磕頭哭訴!不管是復生還是徐一凡得勢,他們那點俸祿是再沒指望了,不趁著這個時候多摟一點兒,將來怎麼辦?南海,臨時差遣衙門,你這些日子也別跑了,我來,讓他們把風聲放大一點!我來津貼他們……可是南海,新軍那頭,香教那邊,無論如何也要把他掌握在手中!這件事情,你千萬不要說得比做得還多!”
康有為臉色漲得通紅,霍的站起來。狠狠地看著文廷式,文廷式卻不動聲色的淡淡地回視過來。康有為想說什麼,嘴唇抖了半天,最後只是狠狠的一跺腳:“道希,你看著就是!”
第五卷 鼎之輕重 第五十四章 … 暴風雨前的寧靜(二)
江寧城的市面,眼見得比過去就繁華起來一點。想想也就能明白,徐一凡帶著幾萬兵過來,要糧要菜,甚至做軍裝,買騾馬,無非都是在本地採購。湯山那邊拉起老大一個架子,平整地面蓋房子,修通道路,都得僱工,本地工頭小工一掃而空不用說,連遠到蘇北、浙北、徽南都知道了這裡市面繁華的訊息,翻過年就成群結隊的附了船幫的船過來,在水關外頭安下窩棚,等著在工地上面找到活兒幹。
兩江三省藩庫的銀子,停漕的銀子,流水一般的花下去。南洋、北洋的財團,又組織了大批貨源來回籠這些花下去的錢。兩下里一湊,江寧城的市面就熱鬧得擠不動。
現在唐紹儀那裡那點家當雖然是隻出不進,但是他心裡也有數。這算是將原來百年不變的市面給攪動起來了,錢流通起來才是錢,才會增加收入,支撐到商稅徵收體制完善起來,上忙再一收,江南膏腴之地,還怕日子過不下去?實在這幾個月緊張,還可以向南洋北洋發債票嘛——他好歹是在美國讀了小十年書的,這點本事還有。
徐一凡也更不擔心,現在這段歷史